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14 20:58:23

[单选题]连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在数罪并罚时应当采用(  )。
A.限制加重原则
B.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
D.相加原则

更多"[单选题]连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伤"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连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在数罪并罚时应当采用(  )。
A.限制加重原则
B.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
D.相加原则
[单选题]谢某交通肇事连环追尾死伤十余人,畏罪潜逃,归案后法院依法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从法的作用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谢某畏罪潜逃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B.法院的判决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而非法的教育作用
C.法院的判决既体现了法的规范作用,也体现了法的社会作用
D.有人认为谢某畏罪潜逃应罪加一等,该观点体现了法的预测作用而非评价作用
[单选题]张某曾是一家私营企业的总经理,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在监狱服刑7年后,张某被判减刑出狱,作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要在社区接受3年矫正。张某对剥夺权利期问的社区监管认识不足、配合不力,被人认为是个抗拒监管的“刺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小刘接手张某的矫正任务后,在第一次与其见面时,跟张某主动握手,并且对张某说“首先谢谢你能够安排时间来和我见面”,这使得张某觉得备受尊重。这反映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 )。
A.有重点、分步骤进行矫正工作
B.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C.着眼于矫正对象潜能的挖掘
D.妥善处理保密原则与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关系
[单选题]某法院判决赵某犯诈骗罪处有期徒刑四年,犯盗窃罪处有期徒刑九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赵某提出上诉。中级法院经审理认为,判处刑罚不当,犯诈骗罪应处有期徒刑五年,犯盗窃罪应处有期徒刑八年。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B.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五年和八年,合并执行十二年
C.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五年和八年,合并执行仍为十一年
D.维持一审判决
[单选题]某法院判决赵某犯诈骗罪处有期徒刑4年,犯盗窃罪处有期徒刑9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1年。赵某提出上诉。中级法院经审理认为,判处刑罚不当,犯诈骗罪应处有期徒刑5年,犯盗窃罪应处有期徒刑8年。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
A.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B.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8年,合并执行12年
C.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8年,合并执行仍为11年
D.维持一审判决
[单选题]某法院判决赵某犯诈骗罪处有期徒刑4 年,犯盗窃罪处有期徒刑9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1年。赵某提出上诉。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判处 刑罚不当,犯诈骗罪应处有期徒刑5年,犯盗窃罪应处 有期徒刑8年。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
A.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B.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8年,合并执行12年
C.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8年,合并执行仍为11年
D.维持一审判决
[多选题]张某先后犯有强奸罪、诈骗罪、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10年、15年,对张某进行数罪并罚时,应当选择的量刑幅度是:( )
A.15~20年
B.15~37年
C.15~25年
D.10~25年
[简答题]

贾某等侵犯商业秘密案

2002年5月贾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2007年1 2月1 1日获得假释,假释考验期至201 1年3月8日。之后贾某创办“翱翔灯具制造厂”,该厂是个人独资企业。 2010年6月,贾某利用从光明灯厂“跳槽”职工程某非法获取的该厂专有的“照亮”台灯生产技术秘密资料,大量生产金属塑料合成台灯。为增加销量,该厂将自己生产的台灯贴上“明亮”台灯注册商标,用“明亮”台灯外包装包装好以后,以每只230元的价格销售。此外贾某还大做广告,称自己的产品为“知名品牌,物美价廉”。

众商家买后发现上当受骗,台灯质量低劣,造成大量积压。这损害了光明灯厂的声誉并造成65余万元经济损失,而贾某的销售金额达到了195余万元。

贾某的好友乔某见贾某在银行存有巨款,贪念萌生。。趁机复制了贾某的存单,伪造了贾某存款银行的储蓄章和行政专用章,套取密码后,指使女友刘某使用假存单从银行冒领贾某存款。刘某知道存单有假但仍使用该假存单冒领贾某的50万元存款。刘某将50万元巨款冒领后,装在提包中拿到朋友丁某家中存放。某日丁某打开提包发现里面都是现金,估计来路不正,于是产生据为己有的想法。刘某来取包时,丁某声称没有存放过该提包,拒不交出。

乔、刘取贾某存款一案案发后,公安机关按照刘某的供述,令其交出巨款,丁某仍然不承认替刘某保管过提包。

【问题】

1.贾某生产台灯的行为是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

2.贾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3.乔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4.刘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5.丁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单选题]甲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已经执行5年时,甲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下列对甲应执行刑期幅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5年以上15年以下
B.9年以上20年以下
C.10年以上14年以下
D.10年以上19年以下
[单选题]甲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已经执行5年时,甲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下 列对甲应执行刑期幅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年以上15年以下
B.9年以上20年以下
C.10年以上14年以下
D.10年以上19年以下
[多选题] 年8月21日,甲因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05年6月20日,甲又犯盗窃罪。对于甲的量刑,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甲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
B.甲不构成累犯
C.对甲的盗窃罪不能适用缓刑
D.对甲应当数罪并罚
[多选题] 年7月10日,甲因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05年5月20日,甲又犯盗窃罪。对于甲的量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对甲应该数罪并罚
B.对甲的盗窃罪不能适用缓刑
C.甲不构成累犯
D.甲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
[简答题] 案例: 张某,男,45岁,初中文化程度,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服刑期间张某表现良好,最近经法院裁定假释。张某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其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目前,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张某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户籍办理也不顺利,再加上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张某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十分自卑沮丧,却不知向谁求助。对此,社会工作者计划以个案管理的方式为张某提供服务。 问题: 1.本案例中的张某有哪些服务需求?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题]

案例:

章某,男,45岁,初中文化程度,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章某表现良好,最近经法院裁定假释。章某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其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目前,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章某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他多次尝试找工作,却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户籍办理也不顺利,再加上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章某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十分自卑沮丧,却不知向谁求助。对此,社会工作者计划以个案管理的方式为章某提供服务。

问题:

1.本案例中的章某有哪些服务需求?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题]

张某,男,45岁,初中文化程度,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服刑期间,张某表现良好,最近经法院裁定假释。

张某妻子已于几年前与其离婚,变卖房产后带着儿子移居外地。目前,张某只能与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冲突不断,家庭关系十分紧张。回到社区后,张某处处感到不适应,对人高度戒备。他多次尝试找工作,但因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户籍办理也不顺利;再加上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张某感觉生活压力很大,十分自卑沮丧,却不知向谁求助。

对此,社会工作者计划以个案管理的方式为张某提供服务。

问题:

1.本案例中的张某有哪些服务要求?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题]被告人:刘某,男,30岁。1995年6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6月刑满释放。景某,男,25岁。1995年7月因盗窃被劳动教养3年,1998年7月解除劳动教养,2000年11月28日因本案被逮捕。 2000年9月间,被告人刘某找到被告人景某为他开汽车,两次由外地购进假冒的山海关牌香烟1 150条,在倒卖时被某工商行政管理所查获。该所依法将刘某尚未卖出的假山海关牌香烟300条、赃款14 500元以及运烟的汽车扣押,并罚款1万元,责令刘某于月底前交清罚款。刘某拒交罚款,并与景某预谋将被扣押的汽车偷开回来。同年9月24日晚12时许,刘某携带尖刀、手铐与景某一起翻墙进入该工商行政管理所院内。因大门上锁无法将汽车开走,二人经商量,遂由景某负责给被扣汽车加油并注意周围动静,刘某从被扣押的汽车内拿出斧子、手电筒直奔二楼所长办公室要大门钥匙。值班的副所长张某被惊醒,当即起身,刘某见状便大叫:“别动,扒下,把脸蒙上。”这时,张某趁机抓起被子朝刘某捂去,刘某挥斧将被子刮破,砍在办公桌上,张某与刘某边搏斗边呼喊,致张某轻微伤。刘某见势不好,扔下斧头下楼和景某一起逃跑。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刘某与景某到外地购进假冒的山海关牌香烟进行倒卖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定何罪? (2)刘某和景某车辆被扣后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3)二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 (4)犯罪形态如何? (5)二人是否构成累犯?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