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0 15:06:06

[不定项选择]海洋观测了解认识海洋自然和环境特征的基本手段,我国在东海建立了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目前,海洋观测主要是依靠( )方式进行。
A. 科学考察船 
B. 海底光缆 
C. 卫星遥感技术 
D. 海底观测网络

更多"海洋观测了解认识海洋自然和环境特征的基本手段,我国在东海建立了第一个海"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有关规定,在海洋自然保护区()。
A. 不得新建入海排污口
B. 应根据海水动力条件设置入海排污口
C. 应将入海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排放
D. 入海排污口的设置须征得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单项选择]海洋潮汐观测中,岸边水位站水位观测允许偏差为______cm。
A. ±1
B. ±2
C. ±3
D. ±4
[单项选择]Argo计划是1998年推出的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十余年来,30多个沿海国家通力合作,在全球各大洋分布放近万个Argo浮标,组成了全球海洋监测网,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全球海洋上层温度、盐度和海流的实时观测。通过共享数据,各国海洋和气象科学研究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海量数据, 研究海洋气候对极端天气和全球气候的影响,收获了新的成果。Argo计划改变了人类对海洋内部的监测手段和方式。填补了海洋气象的空白,并为其他全球性科研合作项目起到示范作用。 根据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沿海国家能从Argo计划中受益
B. 1998年前尚无系统的全球海洋实时观测项目
C. 大数据技术是全球性科研合作项目的必备技术
D. 以往的监测手段难以实现对全球海洋的实时观测
[不定项选择]《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包括()。
A. 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
B. 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集中养殖区域
C.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
D. 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
E.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不定项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包括()。
A. 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
B. 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集中养殖区域
C.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
D. 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
[单项选择]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将核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A. 审批
B. 复核
C. 存档
D. 备案
[单项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在依法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从事( )的海岸工程项目建设或者其他活动。
A. 污染环境、破坏景观
B. 污染环境
C. 破坏景观
D. 污染环境、影响景观
[单项选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A. 海洋功能区划
B. 海洋开发规划
C. 海域功能区划
D. 海域开发规划
[单项选择]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A. 海洋功能区划
B. 海洋开发规划
C. 海域功能区划
D. 海域开发规划
[单项选择]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的连续观测。
A. 2年
B. 1年
C. 6个月
D. 3个月
[单项选择]海洋潮汐观测中,采用GPS进行控制测量时,海控一级点定位误差不超过()cm。
A. ±1
B. ±2
C. ±3
D. ±4
[不定项选择]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的规定,下列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核准的是()。
A. 潮汐电站
B. 海底隧道工程
C. 面积为90公顷的围海工程
D. 面积为90公顷的填海工程
E.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单项选择]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由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计罚依据为(   )
A. 按照直接损失的10%计算,但最高不超过10万元
B. 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但最高不超过20万元
C. 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但最高不超过30万元
D. 按照直接损失的50%计算,但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单项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包括( )。
①大气;②水;③海洋;④土地;⑤自然遗迹;⑥人文遗迹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单项选择]依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编制拆除海洋工程的环境保护方案的单位应是()。
A. 施工单位
B. 设计单位
C. 评价单位
D. 监事单位
[单项选择]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关于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包括有关工程对近岸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分析和评价的内容
B. 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征求海事、渔业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C. 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由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根据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核准
D. 涉及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单项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包括()。①大气;②水;③海洋;④土地;⑤自然遗迹;⑥人文遗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单项选择]有一种观点认为,铁的缺乏限制了海洋中某些生物的生长。针对这样的观点,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以及美国的若干科学组织进行了一项名为“铁效”的试验,他们把铁粉撒在热带太平洋5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结果导致海藻的大量繁殖,这片海洋在4天内吸收了大约9000吨二氧化碳,海水由清澈的纯蓝色变成了混浊的清灰色。 这段文字中提到的科学试验证实了______。
A. 铁能够促进海洋中生物的生长
B. 铁能使海洋大量繁殖海藻
C. 海洋能够自发地吸收二氧化碳
D. 铁能够有效地吸收废气净化环境
[单项选择]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空间布局的依赖性
B.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海陆经济的进步
C. 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交错
D.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海陆经济的交汇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