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0 18:27:28

[单项选择]女性,50岁,查体发现前上纵膈肿瘤手术探查见肿瘤位于前纵膈与心包紧密粘连约3cm,完整切除肿瘤+部分心包切除,术后病理为“胸腺瘤,上皮细胞为主型”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是( )
A. 密切观察随诊,复发时再给与放疗 
B. 术后化疗 
C. 术后瘤床根治性放疗 
D. 术后给与全心包全纵膈放疗+瘤床追加剂量放疗 
E. 术后放疗+化疗 

更多"女性,50岁,查体发现前上纵膈肿瘤手术探查见肿瘤位于前纵膈与心包紧密粘"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食管下段癌,上纵膈淋巴结转移率约为( )
A. 10%左右
B. 30%
C. 0
D. 40%
E. 20~30%
[单项选择]5岁女童,因脐部可复性包块5年,诊断为脐疝后行手术治疗。手术中探查见:脐环3cm,包块为囊性,囊壁为突出腹膜的憩室,其外侧仅有皮肤盖覆腹膜与皮肤深层及脂肪组织有粘连,突出的内容为部分大网膜,囊壁与内容之间无粘连。正确的手术方法是()
A. 诊断应为脐膨出而行分期整合修补术
B. 诊断有误,中止手术
C. 诊断为白线疝,只需缝合白线缺损
D. 行脐疝修补术,并保留脐眼
E. 行脐疝修补术,并切除脐眼
[单项选择]CT扫描示右下肺叶一直径2cm的结节,密度较淡伴胸膜皱缩和毛刺,肺门上纵膈淋巴结肿大,直径2cm,同侧胸腔积液多次胸窃为血性,细胞学检查(--)性,按UICC分期为( )
A. T4N2M0
B. T3N3M0
C. T3N2M0
D. T4N2M0
E. T4N2M1
[单项选择]男性,45岁,体检发现前上纵膈有4cm×5cm肿块,紧贴胸骨后,密度均无钙化,与周围器官有脂肪线分开,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甲状腺肿瘤
B. 胸腺瘤
C. 畸胎类肿瘤
D. 淋巴瘤
E. 心包囊肿
[单项选择]男性,60岁,咳嗽,咳痰半年,声嘶一月,胸片发现左肺门肿块,左下叶阻塞性肺炎,右上纵膈增宽。体检发现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右声带麻痹,声带未见肿瘤。声嘶原因哪个正确( )
A. 喉炎
B. 多发神经炎
C. 主动脉窗肿大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
D. 右锁骨头区转移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
E. 原发新病变直接累及压迫喉返神经
[单项选择]40岁女性,右乳房包块3个月,查体:右乳房外上象限触及一4cm×3cm×2cm肿块,质硬,固定,表面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右腋下淋巴结肿大融合,固定。
首先考虑哪种疾病
A. 乳房结核
B. 乳房纤维腺瘤
C. 乳腺囊性增生病
D. 乳腺癌
E. Paget病
[单项选择]患者,女性,61岁。查体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局部皮肤有橘皮样改变,触之坚硬,大小约3cm×3cm,稍移动;右腋淋巴结增大数个,直径1~3cm,可移动。
乳房现橘皮样改变的病理基础是
A. 癌细胞侵犯Cooper韧带
B. 癌细胞阻塞皮肤淋巴管
C. 癌细胞侵犯胸大肌
D. 癌细胞侵入皮下脂肪
E. 癌细胞侵入胸小肌
[单项选择]女性,36岁,发现颈前肿物1个月,近1周肿物增长较快,无声嘶。查体:右叶甲状腺中部可及3cm×3cm肿物,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中等硬。周围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检查为实性肿物,放射性核素扫描为“冷结节”,术中应如何处理
A. 单纯肿物切除
B. 甲状腺次全切除
C. 右侧甲状腺大部切除
D. 右侧甲状腺全切除
E. 甲状腺次全切除送冷冻后再定手术方式
[单项选择]患者,女性,30岁。背部肿块红、肿、疼痛3天,寒战,发热39℃。查体:背部肿物3cm×5cm,触之有波动感。为了提高病人血培养的阳性率,最好的抽血时间是()
A. 发热开始时
B. 寒战开始时
C. 发热最高峰时
D. 寒战结束时
E. 预计寒战发热前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