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1 00:09:23

[单项选择]自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各项中能够体现这种变化的是()。
A. 外资企业的职工所获得的工资属于合法劳动收入
B. 在以劳动收入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参与分配
C. 对国企实行利税分流的分配制度
D. 个人收入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更多"自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各项中"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政策。
[判断题]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政策()
[单项选择]下列各项中,反映收入分配政策发生变化的举措是()。
A. 实行"利改税"
B. 提高再贴现率
C. 财政补贴
D. 转移支付
[判断题]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政策,不存在其他的分配政策。
[多项选择]收入分配政策是国家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偏松的收入分配政策会()。
A. 刺激投资需求增长
B. 导致利率水平下降
C. 刺激股市反弹
D. 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
E. 支持房地产价格上涨
[多项选择]收入分配政策是国家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订的原则和方针,偏松的收入分配政策会( )。
A. 刺激投资需求增长
B. 导致利率水平下降
C. 刺激股市反弹
D. 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
E.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空间凸显
[多项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具体表现为()
A.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
D. 在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
[不定项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确立,以()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解框架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 税收 
B. 保险 
C. 社会保障 
D. 转移支出
[简答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单项选择]2013年2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表明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尚未确立
B. 它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
C. 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
D. 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简答题]我国现阶段应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单项选择]最能体现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是()。
A.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政策
B. 公债政策
C. 收费政策
D. 税收政策
[单项选择]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B. 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 
C. 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公正 
D. 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简答题]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请你就我国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1 000字~1 300字。
[简答题]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 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早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材料2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后中国县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今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这将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名义上的最高值,如果 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 材料3 郑新立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为不利,这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迈过的一个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这样前景的新农村,当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我还认为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公正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材料4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政策的原因,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城乡政策的平等,而且要向农村倾斜。这是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平等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惠及亿万农民的新农村。 材料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材料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
[简答题]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 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早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材料2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后中国县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今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这将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名义上的最高值,如果
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
材料3
郑新立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为不利,这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迈过的一个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这样前景的新农村,当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我还认为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公正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材料4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政策的原因,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城乡政策的平等,而且要向农村倾斜。这是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平等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惠及亿万农民的新农村。
材料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材料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