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4 01:48:28

[简答题]

材料: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举措进行评论。


更多"材料: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我国淘汰落后产能涉及的行业主要有()。
A. 煤炭
B. 水泥
C. 化工
D. 造纸
E. 印染
[简答题]以下是一组有关我国农业问题的材料:

材料1
           我国农村经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年度
1996
1997
1998
1999
粮食总产量(公斤)
4800亿
4925亿
4900亿
5080亿
农民收入增幅
9%
4.6%
4.3%

[简答题](3)结合材料3、4,说明我国现阶段怎样才能改变农业落后的现状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只有农业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才能顺利实现。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摘自人民网
材料2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的重点抓的工作是: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三、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摘自新华网
材料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全会认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
[单项选择]改革开放初期,为尽快改变我国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局面,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引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我国是哪一个机构、从哪一个国家最早组织引进管理咨询的( )。
A.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美国
B. 中国管理咨询公司,法国
C.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德国
D.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日本
[简答题](2)联系材料论述我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与目标。
[简答题]下列是有关我国2003~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材料
材料1
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走出了相对低迷阶段,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但是,经济加快增长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
在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的基础上,2004年头2个月占全社会投资八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猛增53%,超过了经济全面过热的1992年,钢铁投资的增幅更是飙升到202%。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至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2003年的粮食产量4307亿公斤,比1998年的 5123亿公斤减少了816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412公斤下降到334公斤,达到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投资膨胀造成煤电油运供应紧张,拉动了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引发了粮食及相关副食品价格攀升。投资膨胀和粮食减产相互作用,使通货膨胀率不断逼近5%的“警戒线”。
材料2
200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控速降温”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实施了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等调控措施。
2004年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材料3
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经济平稳快速增长,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9.5%,继续在适度增长区间高速运行;二是扭转了粮食生产1999年以来连续五年下滑的趋势,粮食产量达到 4895亿公斤,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呈平稳回落态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一些过热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抑制。四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35.7%,国家外汇储备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亿美元;五是实现了将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了 3.9%,避免了难以承受的高通货膨胀;六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和再就业不断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了预定目标。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这一轮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
(2)联系材料说明社会主义经
[简答题]下面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个体私营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0%,东部沿海省市更高达60%以上。从对增长率方面的贡献来说,民营经济中的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从1989年的656亿元增长到 2002年的23 304亿元,平均增长35%,2002年个体私营经济的增长率为12%左右。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纳税1 177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的9.3%。 1992年到2001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4 774万人。“九五”期间,我国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净增约3 000万人,占城镇就业增量的7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报,1997年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人员增加340万,1998年增加563万,1999年增加708万(1999午后没有公布该类数据),而国有企业的在岗职工人数在这些年里每年都大幅减少,国有企业的下岗分流人员许多被个体私营部门所吸收。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材料2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引导下,我国个体经济从小到大,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上个世纪,从80年代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目前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的生力军。 据有关部门测算,2000半个体、私营经济创造国内生产总值18 000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13%。需要指出,这个数字是偏低的。因为有一部分名为集体实为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没有计算在内,有的地方把一些国有中小企业转为个体、私营的情况瞒漏报等。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概要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2)如何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简答题](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什么样的战略。
[简答题]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 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早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材料2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后中国县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今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这将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名义上的最高值,如果 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 材料3 郑新立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为不利,这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迈过的一个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这样前景的新农村,当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我还认为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公正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材料4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政策的原因,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城乡政策的平等,而且要向农村倾斜。这是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平等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惠及亿万农民的新农村。 材料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材料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
[简答题]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 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早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材料2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26日至29日举行的首后中国县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今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这将是改革开放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名义上的最高值,如果
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
材料3
郑新立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为不利,这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迈过的一个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这样前景的新农村,当然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我还认为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公正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材料4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政策的原因,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城乡政策的平等,而且要向农村倾斜。这是关键所在。只有城乡平等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惠及亿万农民的新农村。
材料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材料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
[简答题]下面是有关我国国情的部分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从1980年到1996年,粮食产量增长52.9%,但由于人口增长24%,人均粮食只增长23%,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300万至500万亩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过去10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9%;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现象严重。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重视,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请回答:
简述材料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简答题]下面是一组关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的材料:
材料1:
我国农村经济近年发展情况
年度
1996
1997
1998
1999
粮食总产量(千克)
4800亿
4925亿
4900亿
5080亿
农民收入增幅
[简答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我国社会存在的什么矛盾哪一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上述两矛盾的原因。 (3)党和政府为解决上述两矛盾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两例。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 支付完成
  • 取消支付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