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4-07 21:24:48

[简答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郑观应认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杆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主张君民共主的思想家们都将设议院作为基本条件,尽管如何“仿效外洋”设议院有不同方案,但多强调在君主之下设立。议员由选举产生,主要职能是议事和“通上下之情,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君民共主”主张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君民共主”思潮。(6分)


更多"【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甲午战前,中国出现"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队行政高管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咨询者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小时间,对于普通质询,被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咨询人必须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议院设立了与政府向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
——摘编自埃佛尔•詹宁斯《英国议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


[简答题]

【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
——摘编自《严复集》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10分)


[简答题]

【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第1、2小题分别为5分、10分)
材料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
——摘编自《严复集》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


[简答题]

【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第1、2小题分别为8分、7分)
材料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
——据洪仁玕《资政新篇》

(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7分)


[简答题]试述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简答题]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单项选择]近代史上的“甲午海战”、“庚子赔款”等名词中,使用的纪年方法是()。
A. 帝王纪年
B. 干支纪年
C. 年号纪年
D. 公元纪年
[简答题]材料:为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某校思想品德教师布置了“我们社区的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社会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分析社区社会公德现状,并给相关部门提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建议。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理论,分析上述作业对学生成长的价值
[多项选择]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
A. 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
B. 中国革命的动力
C. 中国革命的性质
D. 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简答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和()。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单项选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可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可以对某个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 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 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D.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简答题]比较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戊戌变法运动,冀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结果遭到保守派的残酷镇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革命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也归于失败。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尽管它们都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拯救中国、谋求复兴的斗争,但由于其都不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缺乏先进政党和科学理论的指导,都没有能够改变旧中国的悲惨境遇,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真正出路。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3
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299页)这条道路,中国走不得。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极其弱小,不能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以后的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它就仍然不能摆脱对外国垄断资本的依赖,难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就难免成为外国垄断资本的加工厂和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而且,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社会将发生严重的两极分化,这不仅意味着工人阶级将继续长期遭受剥削和压迫,而且意味着广大农民将要失去他们在土地改革中得到的胜利果实,大量手工业者也将走向破产。这是解放了的中国人民所不能同意的。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4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武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
[多项选择]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含义。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
A. 台湾被日本侵占
B. 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C.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落入外国人手中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