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30 02:55:44

[单项选择]结核菌素皮试(++)的阳性反应是指48~72小时后,局部()
A. 无硬结
B. 硬结平均直径<5mm
C. 硬结平均直径5~9mm
D. 硬结平均直径10~15mm
E. 硬结平均直径>20mm

更多"结核菌素皮试(++)的阳性反应是指48~72小时后,局部()"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结核菌素皮试(++)的阳性反应是指48~72小时后,局部()。
A. 无硬结
B. 硬结平均直径<5mm
C. 硬结平均直径5~9mm
D. 硬结平均直径10~15mm
E. 硬结平均直径>20mm
[单项选择]结核菌素试验时,72小时后结果判断为强阳性反应,其局部肿大直径范围为()
A. ≤2mm
B. 5~9mm
C. ≥20mm
D. 3~4mm
E. 11~19mm
[单项选择]结核菌素试验时,72小时后结果判断为弱阳性反应,其局部肿大直径范围为()
A. ≤2mm
B. 5~9mm
C. ≥20mm
D. 3~4mm
E. 11~19mm
[单项选择]结核菌素试验时,72小时后结果判断为中度阳性反应,其局部肿大直径范围为()
A. ≤2mm
B. 5~9mm
C. ≥20mm
D. 3~4mm
E. 11~19mm
[单项选择]某患儿疑为结核,用1:10000浓度的旧结核菌素做试验,72小时后观察,局部红硬,直径在5~9mm,可判断为()
A. 弱阳性
B. 中度阳性
C. 强阳性
D. 可疑阳性
E. 极强阳性
[单项选择]某一患儿疑为结核,用浓度为1:10000浓度的旧结核菌素做试验,72小时后观察,局部红硬,直径在1.5cm,可判断为
A. 弱阳性
B. 中度阳性
C. 强阳性
D. 可疑阳性
E. 极强阳性
[单项选择]寄生虫学免疫诊断皮内试验,24小时后局部出现阳性反应属于()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单项选择]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属正常,6个月后呈阳性反应为异常()
A.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B. 阳性支持反应
C. Moro反射
D. 卧位平衡反应
E. 迷路反射
[单项选择]坐位平衡反应的阳性反应是()。
A. 被牵拉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另一侧上、下肢回缩
B. 被牵拉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另一侧上、下肢伸展
C. 被牵拉一侧回缩,另一侧上、下肢出现保护性反应
D. 被牵拉一侧伸展,另一侧上、下肢回缩
E. 头部和躯干上部出现向牵拉侧的调整
[单项选择]结核菌素试验时,72小时后结果判断为阴性,其局部肿结直径范围为()
A. ≤3mm
B. ≤6mm
C. ≤4mm
D. ≤8mm
E. ≤10mm
[单项选择]过氧化物酶呈强阳性反应多见于
A.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单项选择]结核菌素皮肤反应中的助强效应,即第一次皮肤试验阴性或可疑阳性,1~2周后复试则呈阳性或较强的阳性反应,其可能的机制是()
A.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B. PPD作为致敏原,使B淋巴细胞致敏
C. PPD作为致敏原,使T淋巴细胞致敏
D. PPD作为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引起免疫反应
E. PPD增强回忆反应
[单项选择]过碘酸-雪夫反应显示幼稚红细胞呈阳性反应的是()
A. 巨幼细胞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健康人
[单项选择]异常组织细胞可呈阳性,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的化学染色是 ()
A.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B.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C. 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单项选择]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反应最强的是()
A. 原始粒细胞
B. 早幼粒细胞
C. 晚幼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单项选择]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反应的是 ()
A. 透明管型
B. 红细胞管型
C. 中性粒细胞管型
D. 上皮细胞管型
E. 脂肪管型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