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4-11 21:50:52

[单选题]PEG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
A.4%PEG能沉淀较大分子IC
B.试验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
C.脂血对测定有影响
D.是目前最普及简便的方法
E.特异性、重复性差

更多"[单选题]PEG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补体参与检测技术
A.PEG比浊法
B.C1q固相法
C.mRF凝胶扩散试验
D.Raji细胞法
E.超速离心法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细胞检测技术
A.PEG比浊法
B.C1q固相法
C.mRF凝胶扩散试验
D.Raji细胞法
E.超速离心法
[单选题]特异性免疫治疗不包括
A. 免疫毒素疗法
B. 细胞因子治疗
C. 抗毒素血清治疗
D. 抗体导向化学疗法
E. 效应 T 细胞治疗
[单选题]抗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作用是
A.病毒被灭活
B.丧失吸附易感细胞的能力
C.中和病毒作用
D.破坏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
E.免疫调理作用
[单选题]下列属于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的是
A. 注射抗毒素
B. 注射卡介苗
C. 注射细胞因子
D. 注射基因工程抗体
E. 注射基因修饰的瘤苗
[单选题]肿瘤特异性免疫疗法是(  )
A.接种卡介苗
B.接种小球状杆菌菌苗
C.注射转移因子
D.口服左旋咪唑
E.注射肿瘤免疫核糖核酸
[判断题]溶源性细菌对其他噬菌体的再感染均具特异性的免疫力。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沉淀免疫复合物所用PEG6000浓度为
A.3%~4%
B.6%~7%
C.8%~12%
D.12%~15%
E.25%
[单选题]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 与生具有,人皆有之
C. 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D. 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 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单选题]下列哪些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A. Ab
B. IL-1
C. IL-2
D. IFN
E. TNF
[单选题]Ⅲ型超敏反应中的免疫复合物属于
A. 大分子免疫复合物
B. 小分子免疫复合物
C. 颗粒型免疫复合物
D.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E. IgE 类抗体与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单选题]能协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 C3a
B. C3b
C. C5a
D. iC3b
E. C3d
[单选题]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 过敏性休克
B. 特应性皮炎
C. 新生儿溶血症
D.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E.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单选题]分离血清免疫复合物一般采用的PEG的最终浓度为
A.1~2%
B.3~4%
C.5~7%
D.6~8%
E.7~9%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因素与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发病无关
A.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
B.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
C.激活补体产生大量C3A.C5a
D.大量免疫复合物形成
E.大量淋巴细胞局部浸润
[单选题]下列哪型变态反应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A.I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检
D.Ⅳ型变态反应 co
[单选题]下列关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细胞特有的
B. 肿瘤特异性抗原也可存在于正常细胞
C. 肿瘤特异性诱导的主要是 T 细胞免疫
D. 一般是通过实验动物,采用致癌物或病毒诱导等方法来证实
E. 可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
[单选题]下列抗病毒免疫因素中,特异性杀伤痫毒感染细胞的因素是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CTL
D.补体
E. 抗体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