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7 15:37:39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商业建筑工程,地上6层.砂石地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4000m2,外窗采用铝合金窗,内门采用金属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砂石地基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细砂(掺入30%的碎石)进行铺填。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其分层铺设厚度和分段施工的上下层搭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令其整改。 事件2:二层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收缩裂缝,经项目经理部分析认为原因有: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骨料含泥量大)、水泥和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合理控制水泥和掺合料用量。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经理部的分析不全面,要求进一步完善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 事件3:监理工程师对门窗工程检查时发现:外窗未进行三性检查,内门采用“先立后砌”安装方式,外窗采用射钉固定安装方式。监理工程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事件4:建设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资料时,发现工程资料有涂改,违规使用复印件等情况,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问题】 1.事件1中,砂石地基采用的原材料是否正确 砂石地基还可以采用哪些原材料 除事件1列出的项目外,砂石地基施工过程中还应检查哪些内容 2.事件2中,出现裂缝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 并补充完善其他常见的防治方法 3.事件3中,建筑外墙铝合金窗的三性试验是指什么 分别写出文中错误安装方法的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4,分别写出T程竣工资料在修改以及使用复印件的正确做法。

更多"[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商业建筑工程,地上6层.砂石地基.砖混结构,"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某商业建筑工程,地上六层,砂石地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24000m2 ,外窗采用铝合金窗,内门采用金属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砂石地基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细砂(掺入 30%的碎石)进行铺填。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其分层铺设厚度和分段施工的上下层塔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令其整改。 事件二: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施工高峰期现场同时使用机械设备达到 8 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多处不妥,要求整改。 事件三: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求安全员对现场固定式塔吊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但安 全员仅对塔吊的力矩限制器、爬梯护圈、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查。 事件四:在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 在模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固顶,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事件五:公司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对现场进行检查评分,汇总表总得分为85 分,但施工机具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 事件六:建设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资料时,发现工程资料有涂改,违规使用复印件等情况,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问题】 1.事件一中,砂石地基采用的原材料是否正确?砂石地基还可以采用哪些原材料?除事件一列出的项目外,砂石地基施工过程还应检查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项目安全员还应对塔吊的哪些安全装置进行检查(至少列出四项)? 4.事件四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5.事件五中,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确定该次安全检查评定等级,并说明理由。 6.针对事件六,分别写出工程竣工资料在修改以及使用复印件时的正确做法。
[简答题]某商业建筑工程,地上六层,砂石地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4000m2。外窗采用铝合金窗,内外采用金属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砂石地基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细砂(掺入30%的碎石)进行铺填。 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其分层铺设厚度和分段施工的上下层搭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令其整改。 事件二:二层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收缩裂缝,经项目经理部分析认为原因有: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骨料含泥量大)、水泥和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合格控制水泥和掺合料用量。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经理部的分析不全面,要求进一步完善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门窗工程检查时发现:外窗未进行三性检查,内门采用“先立后砌”安装方式,外窗采用射钉固定安装方式。监理工程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事件四:建设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资料时,发现工程资料有涂改、违规使用复印件等情况,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1> 、事件一中,砂石地基采用的原材料是否正确?砂石地基还可以采用哪些原材料?除事件一列出的项目外,砂石地基施工过程中还应检查哪些内容? <2> 、事件二中,出现裂缝原因还可能有哪些?并补充完善其它常见的防治方法? <3> 、事件三中,建筑外墙铝合金窗的三性试验是指什么?分别写出错误安装方式的正确做法。 <4> 、针对事件四,分别写出工程竣工资料在修改以及使用复印件时的正确做法。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23824 ㎡,地上 10 层,地下 2 层(地下水位-2.0m)。主体结构为非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为 9m×9m,局部柱距为 6m),梁模板起拱高度分别为 20mm、12 mm。抗震设防烈度 7 度。梁、柱受力钢筋为HRB335,接头采用挤压连接。结构主体地下室外墙采用 P8 防水混凝土浇筑,墙厚 250mm, 钢筋净距 60mm,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一、二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以上各层柱为C30。 事件 1:钢筋工程施工时,发现梁、柱钢筋的挤压接头有位于梁、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情况。在现场留取接头试件样本时,是以同一层每 600 个为一验收批,并按规定抽取试件样本进行合格性检验。 事件 2:结构主体地下室外墙防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对粗集料的最大粒径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 42mm。 事件 3:该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提前按验收合格的标准进行了自查。 【问题 1】该工程梁模板的起拱高度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什么要求? 【问题 2】事件 1 中,梁、柱端箍筋加密区出现挤压接头是否妥当?按规范要求指出本工程挤压接头的现场检验验收批确定有何不妥?应如何改正? 【问题 3】事件 2 中,商品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控制是否准确?请从地下结构外墙的截面尺寸、钢筋净距和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原则三方面分析本工程防水混凝土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问题 4】事件 3 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3824m2,地上10层,地下2层(地下水位-2.0m)。主体结构为非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柱网为9m×9m,局部柱距为6m),梁模板起拱高度分别为20mm、12mm。抗震设防烈度7度,梁、柱受力钢筋为HRB335,接头采用挤压连接。结构主体地下室外墙采用P8防水混凝土浇筑,墙厚250mm,钢筋净距60mm,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一、二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以上各层柱为C30。 在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钢筋工程施工时,发现梁、柱钢筋的挤压接头有位于梁、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情况。在现场留取接头试件样本时,是以同一层每600个为一验收批,并按规定抽取试件样本进行合格性检验。 事件2:结构主体地下室外墙防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对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40mm。 事件3:该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提前按验收合格的标准进行了自查。 【问题】 1.该工程梁模板的起拱高度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什么要求? 2.事件1中,梁、柱端箍筋加密区出现挤压接头是否妥当?如不可避免,应如何处理?按规范要求指出本工程挤压接头的现场检验验收批确定有何不妥,应如何改正? 3.事件2中,商品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控制是否准确?请从地下结构外墙的截面尺寸、钢筋净距和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原则三方面分析本工程防水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4.事件3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简答题](2015年)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26800m2,地下二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6-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室内卫生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与楼板同抗渗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从下午 5:00 开始进行蓄水检验;次日上午 8:30,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验收。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提出异议,不予验收。 【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2000m3,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层高3.2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屋面为女儿墙,屋面防水材料采用SBS 卷材,外立面为玻璃幕墙工程。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事件一:项目部按要求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等。 事件二:在对洞口及临边防护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现场对一尺寸为160cm×200cm 的洞口的防护措施为,在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事件三:装修期间,在地上四层,某管道安装工独自对焊工未焊完的管道接口进行施焊,结果引燃了正下方三层用于工程的幕墙保温材料,引起火灾,并造成人员死亡3 人。 事件四: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各检查表打分时,汇总表得分为75 分,《施工升降机检查评分表》得分为零分。 【问题】 1.请补充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其他内容。 2.指出事件二中洞口防护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该事故按照人员伤亡情况属于几级事故?并说明理由。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事件四中,该项目施工安全检查的评定结论是什么?说明理由。
[多选题]某商业大楼,地上6层,建筑高度30米,每层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设置有两部楼梯间,两部电梯,采用地下水池作室内消防水源。该建筑至少应设( )
A.一台室内消火栓泵
B.两台室内消火栓泵
C.两台自动喷淋泵
D.一台自动喷淋泵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 28000 ㎡ ,首层建筑面积 3400 ㎡…… 事件一:施工单位选定了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该站为其制定了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该方案采用溜槽施工,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 1m。 事件二: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瓦工陈某不慎从 9 层未设防护的电梯井口坠落至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 事件三:顶层吊顶安装石膏板前,施工单位仅对吊顶内管道设备安装申报了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提出申报验收有漏项,应补充验收申报项目。 事件四:现场设置了 3.8m 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转弯半径 10m; 事件五: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查属施工质量问题,建设单位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建设单位另请其他施工单位进行维修。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错误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问题 2】事件二中,从安全管理方面分析,导致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电梯井口应采用哪些方式加以防护? 【问题 3】事件三中,对于吊顶工程还应对那些隐蔽工程进行验收?(至少写出 3 项) 【问题 4】事件四中,现场道路设置有哪些不妥,并说明理由。 【问题 5】事件五中,建设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建设单位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说明理由。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简答题]【背景资料】北方某房屋建筑工程,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22000m2。桩基,冻土层厚 800mm,地上剪力墙结构。质量目标:合格,争创“鲁班奖”。工期450日历天。 施工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并于2009年11月15日进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后,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书面授权施工单位技术部经理审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 责人组织对建设单位项目人员及监理单位项目人员进行了交底并作了交底记录。 事件二:项目部组织了桩基的冬期施工。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的哪些要求? 4.《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有效结合哪些管理体系? 5.事件二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桩基施工技术措施(至少列出五项)?
[简答题](2014年) 【背景资料】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68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批)手续不妥,要求改正;同时,要求补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内容。施工单位认为,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还要编制、报审建筑节能工程技术专项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并无不妥,不必补充。 【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一中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某商业广场工程,建筑面积24500m2,地下两层,地上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下水采用真空井点降水。由于该商业广场处于闹市区,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基坑开挖时采用了水泥土桩进行支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期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在毗邻城市主干道一侧的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并一直呈不断发展趋势,水泥土桩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经分析是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 事件二: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监测发现,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项目部立即发出了停止施工指令。 问题:1.施工现场地下水控制措施通常还有哪些方法? 2.事件一中,施工现场常见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还有哪些? 3.事件一中,项目部应采取什么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4.针对事件二,基坑坍塌以前出现的常见迹象还有哪些?
[简答题](2013年)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该子分部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和相关资料,监理工程师审核相关资料时,发现欠缺结构实体检验资料,提出了“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实施”的要求。 【问题】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指出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要求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简答题]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4832m2,地上10 层,地下2 层(地下水位-2.0m)。主体结构为非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为9m×9m,局部柱距为6m),梁模板起拱高度分别为20mm、12mm。抗震设防烈度7 度,梁、柱受力钢筋为HRB335,接头采用挤压连接。结构主体地下室外墙采用P8 防水混凝土浇筑,墙厚250mm,钢筋净距60mm,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一、二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以上各层柱为C30。 在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钢筋工程施工时,发现梁、柱钢筋的挤压接头有位于梁、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情况。在现场留取接头试件样本时,是以同一层每600 个为一验收批,并按规定抽取试件样本进行合格性检验。 事件2:结构主体地下室外墙防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对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50mm。 事件3:该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提前按验收合格的标准进行了自查。 【问题】 1.该工程梁模板的起拱高度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什么要求? 2.事件l 中,梁、柱端箍筋加密区出现挤压接头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如不可避免,应如何处理? 3.事件2 中,商品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控制是否准确?请从地下结构外墙的截面尺寸、钢筋净距和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原则三方面分析本工程防水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4.事件3 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简答题]背景 某公共建筑工程,地上十层,地下两层,建筑面积25780m2。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照明系统的全年能耗比上年度降低40%,且静态投资回收期已到5年。使用单位决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节能改造工程规定改造。节能改造前使用单位组织进行了节能诊断。施工单位成立了项目部负责该项目的节能改造工程。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门窗节能工程改造过程中,项目部对门窗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可见光透射比进行了检测。监理单位认为检测项目不全,要求增加。 事件二:地面节能工程施工中,项目部对地面基层进行了隐蔽工程验收,并进行了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收集。 问题: 1.节能建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由哪些指标组成? 2.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前的节能诊断项目有哪些? 3.事件一中,门窗进入施工现场时,复验项目有哪些? 4.事件二中,项目部对地面节能工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部位还应有哪些?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