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6 10:27:27

[简答题]某公司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某公司新建一个大型储罐,罐体内壁须涂刷耐腐涂料,为了节省,施工单位更换防腐漆稀料,用闪点低、易挥发有机溶剂替代。罐体内只有两个人工出口,无通风设施。专用的行灯和手持照明灯具都没有防爆功能,刷漆防腐作业接近尾声时,发生爆炸,造成多人伤亡。 请指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错误做法。

更多"某公司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某公司新建一个大型储罐,罐体内壁须涂刷耐"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X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 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简答题]某生产企业爆炸事故。事故经过:某生产企业同时使用汽车和柴油,为运输方便,自制一个油罐车,罐内用铁板隔开,前段存放汽油,后段存放柴油,在运油中,遇电闪雷鸣,引起储罐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请指出引起该事故的错误做法。
[简答题]某原油罐着火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某原油库2.3万立方米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燃烧了4个多小时后,热量使得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汽油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泵房、计量站、加热炉。部分外溢原油造成了海洋严重污染。 事故发生后,先后排除了人为破坏、明火作业、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发现当时该地区为雷雨天气。 请分析事故原因和应吸取的深刻教训
[简答题]什么是爆炸事故?
[简答题]什么叫爆炸事故?
[判断题]锅炉事故根据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三类。
[填空题]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是指危险化学品发生化学反应的()或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事故。
[简答题]如何防止火灾、爆炸事故?
[多项选择]属于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
A. 易燃液体火灾爆炸 
B. 自燃物品火灾爆炸 
C. 易燃气体爆炸 
D. 核爆炸
[简答题]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的定义?
[单项选择]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性质的分类主要是物理性爆炸和()。
A. 化学性爆炸
B. 材质爆炸
C. 超压爆炸
D. 超温爆炸
[多项选择]处理煤气爆炸事故的人员要()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A. 做好个人防护
B. 备有检测仪器
C. 备有通讯器材
D. 做好互保
[简答题]某石化助剂总厂违章动火油罐爆炸。 事故经过:2000年7月1日,为解决柴油存放一段时间后,由棕黄色谈深灰色的质量问题,某厂领导决定采用脱色技术,在柴油罐间加活性剂罐、混合罐、管道泵,将307#罐、308#罐的柴油,经管道泵注入混合罐,同来自活性剂罐的活性剂混合脱色后,注入204#罐储存外销。分管生产的副厂长直接安排生产设备部牵头,由机动车间维修班负责焊接安装。整个作业,采用先将混合罐、活性剂罐、管道泵定位后,再对接同柴油罐相连接的阀门、法兰、管道,现场进行焊接的方法。 7月2日上午,已将混合罐、活性剂罐、管道泵定位,并同308#罐对连焊接完毕,下午继续进行同204#罐的对接。18时45分,在焊接同204#罐相接的管道时发生爆炸,204#罐罐体炸飞,南移3.5m落下,罐内柴油飞溅着火,同时204#罐罐体飞起时,又将该罐同307#罐之间的管道从307#罐根部阀前撕断,307#罐中400余吨柴油从管口喷出着火,现场施工的10人,突然被柴油烈火掩盖,瞬间即被烧死。307#罐在204#罐爆炸起火后45分钟,再次发生爆炸,罐底焊缝撕开12m左右,罐内剩余柴油急速涌出,着火的柴油顺混凝土地面,流至附近的10间操作室,操作室被烧毁;流至装置管排底部,管排管架被烧塌;流至厂区大门以外,将部分大树烧死。大火于20时45分被扑灭,没有造成罐区其他汽油、柴油罐的爆炸,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经向曾在现场的职工了解,事故是在焊接同204#罐底部Dg80闸板阀对接的管道时发生的。而204#罐盛过柴油,但已长时间没用了,只偶尔当作生产中吹扫管道时的储气罐用。但在阀门以下,有24cm深,约15m2放不出来的柴油,而阀门以上无油。经察看,204#柴油罐底部Dg80闸板阀阀瓣靠近罐体一侧有明显的暗红色铁锈,仅在底部有一弦高10cm左右的弯月形面,呈现高温后的蓝灰色,而阀瓣面向焊接的一侧,明显活动但留有间隙。该次动火没有用火手续。施工人员制作了盲板,带到了现场,没有使用,但是关闭了阀门。 请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简答题]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应如何处理?
[单项选择]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性质分()。
A. 超压爆炸
B. 人为爆炸
C. 物理爆炸
D. 化学爆炸
[简答题]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分几方面?
[多项选择]锅炉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_。
A. 满水导致爆炸 
B. 水蒸汽爆炸 
C. 超压爆炸 
D. 缺陷导致爆炸 
E. 严重缺水导致爆炸
[简答题]螺栓既少又短,试压爆炸。 事故经过:1986年3月15日19时35分,某石油化工总厂化工一厂一车间常减压装置大检修前,由核工业部第五安装处在装置东面17米外空地上对新制成的重叠式换热器进行气密性试验。换热器每台有40个螺孔,在试验时换热器B装了13个螺栓,换热器A装了17个螺栓。试压环比原封头法兰厚4.7厘米,试压环装上后仍用原螺栓。螺栓与螺母装配时两头不均匀。试压过程中,换热器(B)试压环紧固螺栓拉断,螺母脱落,管束与壳体分离。重4吨的管束向前冲出8米,把前方黄河牌载有空气压缩机的汽车大梁撞弯,冲入车底,整台汽车被横推移位2-3米;重2吨的壳体向相反方向冲出,与管束分离后飞出38.5米,碰到地桩停止;换热器A、B连接支座螺栓剪断,连接法兰短管拉断,重6吨的换热器A受壳体断开短管处喷出气体的反作用推力,整个向东南方向移位8米左右,并转向170度。现场共有9人,4人不幸死亡。 请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多项选择]煤矿井下爆破引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许多典型事故的教训说明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A. 通风系统不良,特别是在贯通巷道和靠近回风巷采空区,很容易发生瓦斯积聚
B. 煤矿井下煤尘飞扬,缺乏防尘措施
C. 违章糊炮或明火爆破,或因炮泥装填不够发生“抽炮”
D. 爆破未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