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2 05:09:12

[简答题]背景:某施工总承包企业承担北京某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43457㎡,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两层,地上10层。2010年10月1日开工,2012年6月1日竣工。北京地区2010年、2011年冬期施工期限是11月15日至3月15日。2011年6月15日至9月15日属于雨期施工。2011年7月15日至8月5日连续日平均气温超过30℃。钢筋采用HRB335、HRB400钢筋,连接采用电弧焊和电渣压力焊。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安排2010年12月25日至2011年1月24日进行底板钢筋加工,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5日日平均气温-21℃。2011年1月25日进行底板钢筋安装,工期20日历天。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安排2011年2月15日~2011年2月25日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厚度1.5m。项目部根据环境温度经试验确定了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 事件三:2011年6月15日,结构施工至地上十层最后一段墙体,开始二次砌筑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工具为塔吊和外用电梯;外架采用了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零星混凝土现场搅拌。 事件四:2011年8月1日,项目安排屋面防水卷材施工开始。材料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密封材料采用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 问题:1.事件一中,项目采取的钢筋加工、安装措施有哪些? 2.事件二中,确定底板混凝土配合比的依据还应有哪些?养护期间温度测量的规定有哪些?养护方法还有哪些?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有哪些? 3.事件三中,项目部应采取的雨期施工准备措施有哪些?(至少列出六项) 4.施工现场应采取的雨期混凝土施工措施有哪些?(至少列出六项) 5.事件四中,项目部应采取的防水工程施工措施有哪些?

更多"[简答题]背景:某施工总承包企业承担北京某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4345"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背景:某施工总承包企业承担北京某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43457㎡,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两层,地上10层。2010年10月1日开工,2012年6月1日竣工。北京地区2010年、2011年冬期施工期限是11月15日至3月15日。2011年6月15日至9月15日属于雨期施工。2011年7月15日至8月5日连续日平均气温超过30℃。钢筋采用HRB335、HRB400钢筋,连接采用电弧焊和电渣压力焊。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安排2010年12月25日至2011年1月24日进行底板钢筋加工,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5日日平均气温-21℃。2011年1月25日进行底板钢筋安装,工期20日历天。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安排2011年2月15日~2011年2月25日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厚度1.5m。项目部根据环境温度经试验确定了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 事件三:2011年6月15日,结构施工至地上十层最后一段墙体,开始二次砌筑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工具为塔吊和外用电梯;外架采用了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零星混凝土现场搅拌。 事件四:2011年8月1日,项目安排屋面防水卷材施工开始。材料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密封材料采用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 问题:1.事件一中,项目采取的钢筋加工、安装措施有哪些? 2.事件二中,确定底板混凝土配合比的依据还应有哪些?养护期间温度测量的规定有哪些?养护方法还有哪些?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有哪些? 3.事件三中,项目部应采取的雨期施工准备措施有哪些?(至少列出六项) 4.施工现场应采取的雨期混凝土施工措施有哪些?(至少列出六项) 5.事件四中,项目部应采取的防水工程施工措施有哪些?
[简答题]背景:北方某商业工程,建筑面积8000m2,施工单位为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框架结构,条形基础,地上4层,檐高18m。南侧与原有钢筋混凝土构筑物贴建,原有建筑物层高4m,屋面局部高低跨差1.2m。外墙采用双排钢管落地式脚手架,垂直运输工具为塔吊。施工总承包单位组建了项目部组织实施。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南侧外脚手架搭设高度达到6m后,项目部组织了验收,验收原有建筑物屋面局部高低跨差处发现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一跨与立杆进行了固定;高低跨差1.2m;高跨处上方的立杆轴线到高跨构筑物外边线的距离800mm。要求作业班组整改。 事件二: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巡检发现脚手架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200mm;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是杆长的0.6倍,且超过500mm。 事件三:脚手架安装扫地杆时,安全总监发现纵向扫地杆固定在了距底座下皮25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了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杆上。安全总监及时进行了纠正。 问题: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检查和验收阶段还应有哪些? 2.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简答题]背景:某小区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10层,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13000m2,由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本市一家监理公司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当年12月初,结构施工至首层时,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考评小组第二次分别对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考评,检查组对上次检查给予警告的内容进行了复查,同时检查又发现建设单位对监理的委托内容不详细,部分隐蔽资料监理未及时签字,现场不文明施工、不规范有待改进,质量通病还时有存在,考核讲评中,考核组再次对该现场存在的问题给予了警告。 问题:1.考评小组对上述责任主体的主要考核内容有哪些? 2.两次考核后,考评小组依据相关规定,对各负责主体和及人员会做出哪些处罚?
[简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 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查,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 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查单位项目负责人的 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 48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查、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 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1.事件一中,验槽的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指出此工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简答题]某建设工程项目, 地下 1 层, 地上 15 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 实行施工总承包, 建设单位按约定将安装工程分包给 A。 施工过程中, 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 在验收过程中发现: (1) 某剪力墙厚度不满足要求, 经检测机构检测鉴定认为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安全储备, 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加固处理后虽然能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但监理单位认为改变了外形尺寸必须推倒重做而拒绝验收。 (2) 验收组对某柱的质量存有疑义, 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 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 事件 2: 工程竣工后, A 单位将所安装的四部不同型号的电梯资料统一组卷后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 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 A 单位应将工程资料直接移交给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认为应该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收集、 汇总 A 单位的工程资料并向城建档案馆移交。 问题: 1.事件 1 中, 针对该剪力墙, 监理单位的说法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该柱能否通过验收, 请说明理由。 2.事件 2 中, 指出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单选题]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 )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A.10%
B.40%
C.50%
D.80%
[简答题]某商业综合楼,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为人防工程,地上 22 层,沿街长 200m,宽8m,每层层高 4m,按照国家消防工程建设标准设置了消防设施,且地下部分采用不燃和难材料装修。该建筑北侧距离 10m 处有一栋二级耐火等级的住宅楼(建筑高度 45m),南侧 14m 处有一栋木结构的二层茶楼。该商业综合楼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宽度为 4m 的尽头式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边缘距离建筑物外墙 5m;并且沿着综合楼两条长边间隔设置了 10 块 20m×15m 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距离建筑外墙 11m,消防车道与登高操作场地的坡度均为 3%。 该综合楼地下二层的主要使用功能为复式汽车库,设计停车数量 500 辆。采用耐火极限 1.5h 的不燃性楼板与上层分隔。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为 3000 ㎡,每个防火分区设置 2 部封闭楼梯间,汽车库室内至最近封闭楼梯间的距离最远为 60m。地下汽车库设置 1 个汽车疏散出口,该疏散出口设置双车道,净宽度为 5.5m。汽车库内的通风机房,采用防火隔墙与汽车库分隔。 该综合楼地下一层的主要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和商店营业厅。其中,设备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区域建筑面积为 2000 ㎡,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为 1000 ㎡,设备用房主要有油浸电力变压器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等;商店营业厅区域建筑面积 2.2 万㎡,采用防火墙平均分隔成为 1.1 万㎡的两个部分,防火墙上开设甲级防火门,并按照建筑面积 2000 ㎡划分为十一个防火分区。 该综合楼地上一层至地上六层每层的使用功能均为商店营业厅,每层建筑面积均为 1.6 万㎡,均按建筑面积不大于 5000 ㎡划分为四个防火分区。在第六层的一个防火分区内设有电影院,包括 7 个观影厅,1~6 号厅建筑面积均为 300㎡,7 号厅为 IMAX 观影厅,建筑面积 450 ㎡。IMAX 观影厅内有固定座椅 560 个,地面为平坡,设有两个疏散门,每个疏散门净宽度 2.0m。 地上七层至十五层为标准层,每层建筑面积为 1.5 万㎡,办公使用。每层划分为 5 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为 3000 ㎡,标准层内每个防火分区设计容纳人数 400 人,均设有两部净宽度为 2.0m 的防烟楼梯间。 地上十六层及以上为酒店,每层建筑面积为 1 万㎡,划分为四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为 2500㎡。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酒店客房,户门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最远为 30m。酒店里面每层还设有1 个多功能厅,必须通过疏散走道才能进入疏散楼梯间,从多功能厅室内最远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为 60m。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建筑在总平面布局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并简述理由。 2.该建筑在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并简述理由。 3.该建筑在平面布置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并简述理由。 4.该建筑在安全疏散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并简述理由。 5.该建筑地下营业厅如采用避难走道连通两个防火分区,则避难走道在消防安全方面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单选题]在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布置剪力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建筑布局需要,对抗震设防区的矩形的建筑平面中,也可只在一个主轴方向上布置剪力墙
B.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允许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侧向力的剪力墙结构
C.对一字形截面的剪力墙,宜避免在墙一侧有楼面梁直接汇交于墙的情况。否则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楼面梁的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
D.为增大抗震剪力墙的侧向刚度,宜设置较长的剪力墙,并少开洞口
[简答题]背景资料: 一矿业集团公司在厂区修建一座建筑面积为8000m2的单层工业厂房。某施工单位决定参与该项目的投标,购买了招标文件和全套施工图纸,采用低报价策略编制了投标文件,并最终中标。该施工单位于2016年5月10日与矿业集团公司(建设单位)签订了固定价格施工合同,合同总价为1950万元,合同工期为12个月。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中指出距工地7m有土场可取土用做工程回填土。 但是开工后,施工单位检查发现该处土方土质不符合回填要求,只得从另一距工地21m的土源采购。由于供土距离增大,引起费用的增加,施工单位经过计算向业主提交了每立方米土提高人民币7元的索赔要求。 事件二,工程进行了一个月后,因业主资金短缺,无法如期支付工程款,口头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一个月。施工单位亦口头答应。 事件三,恢复施工后不久,在一个关键工作面上又发生了以下原因造成的临时停工: 7月21日至7月25日施工单位设备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故障;8月10日至8月12日遇罕见的特大暴雨,并造成了8月13日~14日该地区供电中断。针对上述两次停工,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要求顺延工期共10天。 问题: 1.该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形式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施工单位提出的价格变更索赔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针对事件二,施工单位可提出哪些索赔要求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 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个建筑的全部剪力墙至少承受( ) 的水平荷载
A.60%
B.70%
C.80%
D.90%
[简答题]某综合楼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灌注桩阀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事件一:基础桩设计桩径800mm、长度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200 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 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0.5m;成桩后按总桩数的10%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验;采用静载试验的方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桩数按总桩数的1%抽取,共检测2 根。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问题】1.指出事件一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标一新建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地上八层,层高4m;地下一层,层高4.5m。办公楼顶层设计有一大会议厅,层高为5.4m,会议厅框架柱柱间距为8m×8m。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设计图纸中的某型号钢筋市场近期一直缺货,很难买到,施工单位在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用另一种市场供应充足的钢筋进行代换。这一种钢筋施工单位在该办公楼工程附近另一工程正在使用,连续五次进场检验均合格,质量稳定,从未出现问题,由于本工程使用钢筋仍为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批扩大一倍检查的申请,监理工程师予以拒绝。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进场验收合格的另一型号钢筋在焊接时发现存在焊接性能不良的问题,监理工程师暂停该批钢筋使用,要求增加原材检测项目。监理工程师在巡视大会议厅钢筋安装过程中,又发现主梁、次梁、楼板交叉处的钢筋摆放上下位置不符合要求,责令整改。 事件三:大会议厅屋顶梁板模板支设时,框架梁起拱设计无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经验按3cm起拱。由于当地建筑木材资源丰富,梁板底支撑架均采用木立柱支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正好是国庆节三天放假,节后复工后,施工单位立即安排开始混凝土养护。 事件四:大会议厅模板及支撑拆除前,项目经理通知试验员从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经试验强度已达设计强度100%,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被监理工程师责令暂停,要求按正确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拆模。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理由。 2.事件二中,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应增加哪些钢筋原材检测项目?并写出大会议厅主梁、次梁、楼板交叉处钢筋正确的摆放位置。 3.指出事件三中不妥做法,并分别给出理由。 4.项目经理指令开始拆模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并说明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正确判断方法都有哪些。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两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65000m2,均为筏板基础(上反梁结构),地下2层,地上30层,地下结构连通,上部为两个独立单体,呈“一”字形设置。设计形式一致,地下室外墙南北向距离40m,东西向距离120m。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首先安排了测量人员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定位,很快提交了测量成果,为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编制防火设施平面图后,立即交由施工人员按此进行施工。在基坑上口周边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了临时消火栓,在60m2的木工棚内配备了2只灭火器及相关消防辅助工具。消防检查时对此提出了整改意见。 事件三:基坑及土方施工时设置有降水井。项目经理部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制订了《***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对“四节一环保”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实施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事件四:结构施工至12层后,项目经理部按计划设置了外用电梯,相关部门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中《施工升降机检查评分表》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通过验收准许使用。 事件五:回填土施工时正值雨季,土源紧缺,工期较紧,项目经理部在回填后立即浇筑地面混凝土面层。在工程竣工初验时,该部位地面局部出现下沉,影响使用功能,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经理部整改。 问题: 1.事件一中,测量人员从进场测设到形成细部放样的平面控制测量成果需要经过哪些主要步骤? 2.事件二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三中,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在节水方面应提出哪些主要技术要点(至少列出四项)? 4.事件四中,《施工升降机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5项)? 5.事件五中,导致地面局部下沉的原因有哪些?在利用原填方土料的前提下,给出处理方案中的主要施工步骤。 ?
[多选题]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其优点包括( )
A.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
B.有较大的空间
C.侧向刚度较大
D.建筑立面处理比较方便
E.剪力墙的问跑大
[简答题]背景资料: 高新技术企业新建厂区里一栋15 层办公楼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外墙为玻璃幕墙装饰,室外地面-0.5m,基底标高-4.7m。 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A 施工单位作为施工总承包,双方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 签订施工合同。 钢筋进场时,业主指令A 施工单位对该批钢筋进行进场验证,进场验证时供货商未提供出厂合格证,考虑到该钢材生产厂家信誉及以前使用该厂家钢筋质量状况,总承包单位予以验证。并由专职质检人员单独做了取样复试,复试检测结果合格,总承包单位直接安排投入使用。 该工程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工程部分验收。 在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之间填充了防火材料,并1.5mm 厚的铝板固定。为了便于通风,防火材料与玻璃之间留有5mm 的间隙。 基坑开挖前施工总包单位编写了基坑工程专项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由于基坑工程工程采用新技术,现行验收规范中对该新技术的质量验收标准未作出相应规定。设计单位制定了“专项验收”标准。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涉及到结构安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认为程序错误,提出异议。 问题: 1.钢筋进场时,总承包单位的进场复验都包含哪些工作内容?指出总承包单位见证取样复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写出对应的正确做法。 2.新型保温材料使用前还应有哪些程序性工作?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组织有什么不妥?并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幕墙防火构造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4.基坑工程专项方案论证程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专项方案内容是否完整?若不完整请补充完整。
[单选题]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 剪力墙的变形为(); 框架的变形为()。
A.弯曲变形;剪切变形
B.剪切变形;弯曲变形
C.弯曲变形;弯曲变形
D.剪切变形;剪切变形
[单选题]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试问,该结构中下列何种部位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必须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要求的钢筋? ①框架梁:②连梁;③楼梯的梯段;④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