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1-11 18:27:07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地下水丰富,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2)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施工至A地段发生塌方,塌穴较小,项目部在处理塌方时,发现地表出现沉陷和裂缝,塌体内有大量地下水,项目部立即采取了对应措施。 施工至B段时发生强烈岩爆现象,项目部按施工预案采取了在开挖面上洒水的措施,但效果不佳。 【问题】 1.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1条的错误做法。 2.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3.该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必须采用什么方法预报?说明理由。 4.请指出项目部处理塌方时,对地表沉陷和地下水宜采取什么措施?对塌穴应采用什么措施处理? 5.对中等岩爆现象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更多"[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I级和IV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问题: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为分离式双洞隧道,洞口间距50m。其中左线长3996m,进口里程桩号为ZK13+956;右线长4013m,进口里程桩号为YK13+952。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YK14+020~YK16+200段分布有冲刷煤屑、瓦斯包体和含水瓦斯包体,岩层节理及裂隙发育。其中,YK14+850~YK14+900段穿越背斜组成的复式褶皱带,为挤压强烈、地应力相对集中地段。 开工当年10月5日,该隧道右洞采用全断面开挖至YK14+872处,二衬距掌子面68m。 10月6日,监理单位发现YK14+859~YK14+866段初期支护变形超限,立即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停止掘进。10月13日,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变更的要求对变形超限段进行了处理。10月20日,YK14+859~YK14+863段发生塌方,至10月23日,塌方段在拱顶部位形成高2~3m,宽2~3m,长3~4m的塌腔。施工单位立即会同监理、设计和业主单位对塌方段进行了现场确认及变更立项,由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为防止类似的塌方事故,施工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对未塌方段的塌方预测。 10月27日8时。在未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的情况下,34名工人进入洞内开展塌方段及未塌方段的处理作业,作业采用的台车上配备了普通配电箱和普通电源插座。10时起,由于风机出现故障,洞内停止通风。11时20分左右,右洞发生瓦斯爆炸,34名工人全部罹难。 问题: 1.根据地质条件,指出该隧道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 2.根据背景资料,简述对塌方段的处理措施。 3.指出施工单位的哪些错误做法可能导致了本次瓦斯爆炸事件。 4.根据现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判断该事故等级。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为分离式双洞隧道,洞口间距50m。其中 左线长3996m,进口里程桩号为ZK13 + 956;右线长4013m,进口里程桩号为YK13 + 952。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YK14 + 020?YK16 + 200段分布有冲刷煤屑、瓦斯包体和含水瓦 斯包体,岩层节理及裂隙发育。其中,YK14 + 850?YK14 + 900段穿越背斜组成的复式褶 皱带,为挤压强烈、地应力相对集中地段。 开工当年10月5日,该隧道右洞采用全断面开挖至YK14 + 872处,二衬距掌子 面 68m。 10月6日,监理单位发现YK14 + 859?YK866段初期支护变形超限,立即书面通知施 工单位停止掘进。10月13日,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变更的要求对变形超限段进行了处理。10 月20日,YK14 + 859?YK14 + 863段发生塌方,至10月23日,塌方段在拱顶部位形成高 2?3m,宽2?3m,长3?4m的塌腔。施工单位立即会同监理、设计和业主单位对塌方段 进行了现场确认及变更立项,由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为防止类似的塌方事故,施 工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对未塌方段的塌方预测。 10月27日8时。在未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的情况下,34名工人进人洞内开展塌方段 及未塌方段的处理作业,作业采用的台车上配备了普通配电箱和普通电源插座。10时起, 由于风机出现故障,洞内停止通风。11时20分左右,右洞发生瓦斯爆炸,34名工人全部 罹难。 1.根据地质条件,指出该隧道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 2.列举施工单位可采用的隧道塌方常用预测方法。 3.根据背景资料,简述对塌方段的处理措施。 4.指出施工单位的哪些错误做法可能导致了本次瓦斯爆炸事件。 5.根据现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判断该事故等级。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西部高速公路M合同段的施工任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了初审、内部会审。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对施工图进行了综合会审。 路线K51+350~K51+680为路堑段,地表上部覆盖薄层第四系残积木,其下为风化较严重的砂岩。边坡最大高度45.3m,分五级,每级设置4m宽的平台。边坡支护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下面四级边坡每级设置三排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网格梁,网格梁锚索间距为4m。 施工单位拟定的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为: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工作平台搭设→钻孔→清孔→制作锚索→安装锚索→A→网格梁施工→张拉和锁定→B。 为验证锚索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指导施工,施工单位进行了锚固性能基本试验。张拉分预张拉和超张拉两阶段进行,并采用“双控法”控制。锚索固定后,余露锚索采用电弧切割,并留5~10cm外露锚索。现场监理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错误,并进行了纠正。 边坡支护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测机构对边坡支护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估。其中实测项目经加权计算得93分,因网格梁外观缺陷扣1分,因项目工程施工原始记录部分不详扣2分。 问题: 1.写出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 2.指出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中A、B代表的工序名称。 3.写出“双控法”的含义。 4.改正锚索锁定后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 5.计算边坡支护分项工程评分值,并评定其质量等级。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7×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并作了以下主要检验内容:混凝土强度、T梁的宽度和高度、梁长、支座表面平整度以及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在质量控制方面,开展了主梁预制和现浇混凝土强度、支座预埋件位置、主梁高差、支座安装型号与方向等的控制。 问题: 1.施工单位对预制T梁的实测项目是否完备 2.在质量控制方面,还应开展哪些质量控制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铅锌矿主要运输巷道的施工项目,该巷道围岩比较坚硬,施工队为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减少炮眼数目、缩短钻眼时间、增大装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掘进。工程实施后发现,巷道表面严重不平整,为达到验收要求,只能局部加大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 【问题】 1.指出增大装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掘进的优点和缺点。 2.巷道光面爆破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3.目前巷道施工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4.作为项目经理应当如何安排可以有效提高掘进进尺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工程施工,该工程路基宽2×12m,路面宽度2×10m,长45.5km,工期4个月。施工内容包括:旧路面病害的治理、玻纤格栅铺设、6cm厚AC-20下面层摊铺、5cm厚AC-16中面层摊铺、4cm厚SBS改性沥青SMA上面层摊铺。设计中规定上面层SMA混合料必须采用耐磨值高的玄武岩碎石。 施工单位采用厂拌法施工。为保证工期,施工单位配置了2台3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假设SMA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为2.36t/m3,每台3000型拌和站每拌制一满盘料的重量为3000kg),4台10m可变宽摊铺机,8台双钢轮压路机及4台胶轮压路机。 玻纤格栅采用人工铺设:先洒一层热沥青作粘层油(0.4~0.6kg/m3),然后用固定器将一端固定好,用人工将玻纤格栅拉平、拉紧后,用固定器固定另一端。 施工单位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法通过三阶段确定了混合料的材料品种、配合比、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用以指导施工。 该工程施工期间,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施工合同中约定只对沥青、柴油及玄武岩采用调值公式法进行价差调整。 基期为当年5月,工程款按月计量,每月调整价差,该工程投标函投标总报价中,沥青占35%,柴油占15%,玄武岩占20%。各月价格见表4-6。 施工单位7月份完成工程产值3156万元,8月份完成工程产值4338万元。 问题: 1.该工程中,铺设玻纤格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指出并改正玻纤格栅施工的错误之处。 3.配合比设计包含了哪三个阶段? 4.该工程SMA沥青混合料最少需要拌制多少盘?(列式计算) 5.8月份调价之后的当月工程款是多少?(列式计算)
[简答题]案例五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桥梁和一条隧道施工任务。桥梁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承台混凝土体积约为300m3,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50cm腐殖土,50~280cm粘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200cm,由于受周围地物的影响,施工现场场地有限。 根据该桥墩的水文地质,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了挡板支撑的加固措施,以防止边坡不稳造成塌方;在挖除基础底部底层松软土、换填10~30cm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后,即立模灌筑承台基础混凝土。为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施工单位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选用中、粗砂,石子选用0.5~3.2cm的碎石和卵石; (3)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缓凝结时间。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有大量爆破施工。为了方便管理,爆破器材放在紧靠办公室的一个小仓库里,并且由专人负责发放。在进行洞口的大型爆破之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经过计算确定了爆破药量、爆破方式以及安全距离,让民工甲领取了炸药和雷管,用自行车运到施工现场。爆破作业时,安排民工乙负责在爆破安全距离外来回走动进行警戒。 问题: 1.施工单位采用挡板支撑防护措施是否合理?简要说明理由。并列举出该桥墩基坑开孔还可以采取的支撑措施。 2.指出施工方为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所采取的措施的不完善之处。 3.施工单位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是否合理?除此以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2km 的平原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采用C30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填隙碎石,路肩为土路肩。土路肩结构示意图放大如下图所示。项目部针对路肩施工制订了施工组织设计,部分施工技术要点摘录如下:第一条:针对全线挖填方路段,全部采用培路肩的方法组织施工,既经济又简便。第二条:土路肩通常随着路面结构层的铺筑,相应地分层培筑,可以先培也可以后培,各有利弊。第三条:培土路肩的材料,通常与填筑路堤的材料相同,应在填筑路堤、修整边坡时,将削坡剩余的材料暂存在靠近路肩的边坡上。这样,不仅使用时很方便,而且可避免在铺筑路面的过程中,向路肩运送培路肩的材料可能要污染路面。第四条:培土路肩施工之前要先准备下承层:即具有经检验合格的底基层面,底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规定的宽度、纵坡、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标高应满足规范要求,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反弹的地点。第五条:培路肩的施工流程:备料→推平→平整→工序A→切边→平整→碾压。第六条:土路肩的施工过程计划配备的机械有: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式汽车等。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将土路肩按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分层,根据路面结构层铺筑,相应地分层培筑。为加快进度、提高效率,各层之间的施工作业组织方式采用流水作业法。问题:1.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第一条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写出先培路肩的优缺点。3.写出工序A 的名称及该工序的具体工作内容。4.补充第六条机械设备计划中缺少的设备。5.写出背景中采用的施工作业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施工作业组织方式?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5×16m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 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当地雇用,当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规定进行了完整性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购买了三套千斤顶,为使用方便,千斤顶、油泵随机组合起来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由于工期紧,新设备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2:在桥面施工前,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1、结合背景资料,写出施工单位需要签订哪些合同 2、现场预制梁场布置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3、针对事件1,改正错误之处。 4、针对事件2,改正错误之处。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哪些质量病害
[简答题]【2013 案例二~12】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5km、10kv 架空线路的架设和一台变压器的安装工作。根据线路设计,途径一个行政村,跨越一条国道,路经一个 110kv 变电站。路线设备由建设单位购买,但具体实施由施工单位负责。该线路施工全过程的监控由建设单位指定的监理单位负责。项目部在架空线路电杆组立后,按导线架设的程序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 1:该线路架设到 110kv 变电站时,施工单位考虑施工方便,将变电站的一片绿地占位临时施工用地,受到电力管理部门处罚。 事件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仅采用定期召开内部协调会,没有充分利用其它方法和形式加强内部沟通,结果造成施工进度拖延。经过公司内外协调方法和形式的改进,最终使该线路工程顺利完工。 【问题】 1.施工单位在沿途施工中需要与哪些部门沟通协调? 4.事件2 中,施工单位内部沟通协调还有哪些方法和形式?
[简答题]【2013 案例二~3】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5km、10kv 架空线路的架设和一台变压器的安装工作。根据线路设计,途径一个行政村,跨越一条国道,路经一个 110kv 变电站。路线设备由建设单位购买,但具体实施由施工单位负责。该线路施工全过程的监控由建设单位指定的监理单位负责。项目部在架空线路电杆组立后,按导线架设的程序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 1:该线路架设到 110kv 变电站时,施工单位考虑施工方便,将变电站的一片绿地占位临时施工用地,受到电力管理部门处罚。 事件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仅采用定期召开内部协调会,没有充分利用其它方法和形式加强内部沟通,结果造成施工进度拖延。经过公司内外协调方法和形式的改进,最终使该线路工程顺利完工。 【问题】 3.事件1 中,电力部门对施工单位处罚的内容有哪些?
[简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m 的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260m 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25m 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了初期支护,支护采用了“潮喷法”喷射混凝土加锚杆的方式。隧道喷锚支护时,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按相关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按每组三个试块,共抽取36 组,试验时发现其中有2 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设计强度为90%、87%,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查中还发现,喷射混凝土局部有裂缝、脱落、露筋等情况。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 厚C30 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 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问题: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3.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否合格?说明理由。针对喷射混凝土出现的局部裂缝、脱落、露筋等缺陷,提出处理意见。4.补充路面施工完成后,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 2km 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 260m 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 n 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 12m 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 20cm 厚 C30 水泥混凝土面层; 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层; 20cm 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 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 问题 1. 简述本隧道沟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 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 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 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5km10kV架空线路的架设和一台变压器的安装工作。根据线路设计,途经一个行政村,跨越一条国道,路经一个110kV变电站。线路设备由建设单位购买,但具体实施由施工单位负责。该线路施工全过程的监控由建设单位指定的监理单位负责。项目部在架空线路电杆组立后,按导线架设的程序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该线路架设到110kV变电站时,施工单位考虑施工方便,将变电站的一片绿地占为临时施工用地,受到电力管理部门的处罚。

事件二: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仅采用定期召开内部协调会,没有充分利用其他方法和形式加强内部沟通,结果造成施工进度拖延。经过公司内外协调方法和形式的改进,最终使该线路工程顺利完工。

【问题】

1.施工单位在沿途施工中需要与哪些部门沟通协调?

2.简述架空线路电杆组立后导线架设程序的主要内容。

3.事件一中,电力管理部门对施工单位处罚的内容有哪些?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内容沟通协调还有哪些方法和形式?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