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6 05:23:52

[单项选择]神经末梢膜上哪一种离子通道的开放与递质的释放密切有关()
A. 电压门控K+通道
B. 电压门控Na+通道
C. 电压门控Ca2+通道
D. Ach门控阳离子通道
E. 化学门控Na+通道

更多"神经末梢膜上哪一种离子通道的开放与递质的释放密切有关()"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神经末梢膜上哪一种离子通道的开放与递质的释放密切有关()
A. 电压门控K+通道
B. 电压门控Na+通道
C. 电压门控Ca2+通道
D. Ach门控阳离子通道
E. 化学门控Na+通道
[单项选择]神经末梢兴奋引起囊泡释放递质时,起主要媒介作用并直接导致递质释放的是()
A. 神经末梢Na+的内流
B. 神经末梢K+的内流
C. 神经末梢Cl-的内流
D. 神经末梢的Na+-K+交换
E. 神经末梢Ca2+的内流
[单项选择]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
A. ca+内流
B. Ca+外流
C. Na+内流
D. Na+外流
E. K+外流
[单项选择]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上有大量曲张体,是递质释放部位,当神经冲动抵达曲张体时,递质通过弥散达效应细胞,使效应细胞发生反应,这种传递方式称为()
A. 自分泌
B. 旁分泌
C. 近距分泌
D. 突触性化学传递
E.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单项选择]突触前神经末梢的递质释放量取决于()
A. 突触前膜去极化
B. 突触前膜外的Ca2+内流
C. 递质释放
D. 产生突触后电位
E. 以上都有
[单项选择]关于神经递质释放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前末梢的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
B. 动作电位出现时,Na+内流造成突触前膜去极化,突触前膜电压门控性Ca2+通道开放
C. 一定量的细胞外Ca2+进入突触前膜,其内流的数量与当时的去极化大小程度成比例
D. 进入前膜内的Ca2+仅仅是一种电荷携带者,不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
E. Ca2+触发囊泡向前膜靠近,融合以致出现胞裂外排,将所含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单项选择]为保证神经冲动传递的敏感性,递质释放后()
A. 保持较高的浓度
B. 必须迅速移除或灭火
C. 不必移除或灭火
D. 保持递质恒定
E. 加强刺激强度
[单项选择]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
A. 兴奋传到神经末梢
B. 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
C. Ca2+进入突触前末梢
D. 前膜内轴浆黏度的高低
E. 前膜内侧负电位的大小
[单项选择]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依赖的离子是()
A. Cl
B. Ca2+
C. Mg2+
D. Na+
E. K+
[单项选择]突触传递中,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A. 膜两侧电位差
B. 末梢内线粒体的数量
C. 末梢内囊泡的数量
D. 末梢膜上化学门控Na+通道的数量
E. 进入末梢内的Ca2+
[判断题]突触前膜的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
[单项选择]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
A. 使细胞膜膜内电位变正
B. 使钠离子通道开放
C. 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
D. 抑制细胞兴奋
[单项选择]神经递质的释放是属于()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出胞作用
[单项选择]

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的顺序是()
①突触小体
②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③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④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之兴奋或抑制
⑤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⑤①③②④
D. ⑤②④③①
[单项选择]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
A. 末梢膜电位的水平
B. 末梢内线粒体的数量
C. 末梢内囊泡的数量
D. 进入末梢内的Ca2+
E. 末梢膜上化学门控Ca2+通道的数量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