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19 04:15:57

[单项选择]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文革”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B. 以乡镇政府代替人民公社
C. 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更多"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文革”以后"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的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土地政策的着眼点是()
A. 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B. 服从于当时政治斗争需要
C.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D. 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单项选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土地权利。这种权利是在土地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由承包人、承租人取得的。
A. 土地承包权
B. 农地使用权
C. 土地占有权
D. 土地租赁权
[单项选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③发展乡镇企业④外出打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的改革,请问“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的改革”属于()
A. 调整生产关系
B. 调整生产力
C. 调整经济基础
D. 调整上层建筑
[单项选择]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改是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对该法的修改要求()。
[单项选择]有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一个国家繁荣或贫穷,而政治体制改革又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该观点()
A.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 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C. 肯定了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D. 强调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
[简答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我国突破个体农户经济的局限,先后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我国又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组织形式,代替了低效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为此,我们党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请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对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探索历程。
[单项选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改革。
A. 政治
B. 社会
C. 科技
D. 财政
[单项选择]

2011年,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哲学依据是()
①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单项选择]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戏曲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A. 有效改良
B. 全面改革
C. 继承传统
D. 推陈出新
[名词解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单项选择]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指出目前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可能得而复失,也不会彻底,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材料表明()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②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途径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简答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根据国情,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开放35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总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税赋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
材料三: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这一点许多国家21世纪初还未实现。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俾斯麦推行过迫害社会民主党的《反社会主义法》,但同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仍然可以在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与反击俾斯麦的进攻(这在集权国家是无法想象的)……1888年后五年一次的大选,大大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化。另外,德意志帝国还存在新闻自由。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气氛中,不称职的威廉二世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抨击与讥笑。1908年,国会又通过了《帝国结社法》。——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材料四:孙中山在1911年巴黎的演讲中说:“中国……面积实较全欧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而有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是怎样发展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美国《1787年宪法》又是怎样实践孟德斯鸠理论的?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