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简明中国古代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4 13:12:39

[单项选择]都城建设的核心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即()。
A. 乾清宫
B. 祈年殿
C. 太极殿
D. 储秀宫

更多"都城建设的核心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即()。"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在古代都城的历史研究中,真正地揭示出都城建设的意义的是()。
A. 陈寅恪
B. 傅熹年
C. 高华
D. 宫崎市定
[单项选择]在我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取消里坊制度,店肆居宅都可向街开门的朝代是()。
A. 东汉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判断题]中国古代都城从周朝开始遵循着从西部到东部地区,再向北部发展的趋势。各个王朝都城的建设跟统治集团有着密切的关系。
[判断题]都城的建设选址与统治集团的活动范围、势力地区没有关系。
[单项选择]

下列叙述中,属于元朝中央控制地方的措施有()
①地方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②地方军政要务需呈报中书省
③中央以监察机构监督④地方官不得调动军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 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 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 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
[单项选择]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分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 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 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 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城制度
[单项选择]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 唐朝设政事堂
B. 元朝设中书省
C. 明朝废除宰相制
D. 清朝设军机处
[单项选择]办公自动化的功能核心是()
A. 文字编辑
B. 电子邮件
C. 编辑排版
D. 办公信息处理
[单项选择]与以往朝代的第二代皇帝不一样的地方清朝的第二代皇帝面临的是()
A. 经济实力差
B. 文化急需建设
C. 疆土面积小
D. 军事力量不足
[单项选择]中都城皇帝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也就是“北京建都纪念阙”矗立的地方是()
A. 昭明殿
B. 仁政殿
C. 大安殿
D. 承微殿
[单项选择]蒙古皇帝赏赐贵族和百官的地方是:()
A. 广寒殿
B. 大明殿
C. 延春阁
D. 隆福宫
[单项选择]从()开始,“宫”成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高祖
[单项选择]“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天。”反映了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皇帝独尊
B. 皇权至上
C. 皇位世袭
D. 中央集权
[单项选择]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折奏事,甚至是风闻奏事,皇帝朱批后迅速发回,既快又保密。密折制度的实行()
A. 意在解决决策依据与驾驭官僚队伍问题
B. 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社会作用
C. 表明奏折上报的渠道被堵塞
D. 目的是弥补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