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美术概论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0 02:14:41

[单项选择]《中国绘画通史》的作者是()
A. 丁宁
B. 王子云
C. 杨新
D. 王伯敏

更多"《中国绘画通史》的作者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唐代张彦远所著(),是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绘画通史著作。
A. 《画品》
B. 《林泉高致集》
C. 《历代名画记》
D. 《清河书画舫》
[单项选择]随着绘画艺术的繁荣,绘画理论也随之在不断发展,我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通史是()。
A. 《贞观公私画史》
B. 《历代名画记》
C. 《后画品》
D. 《后画录》
[单项选择]()是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巨著,它总结了前人有关绘画史和绘画理论的研究成果,继承发展了史、论结合的优良传统,开创了绘画通史的科学体例,是我国绘画史和绘画理论方面的“百科全书”。
A. 历代名画记
B. 唐朝名画录
C. 贞观公私画史
D. 续画品
[单项选择]《中国通史》的作者是?()
A. 白寿彝
B. 范文澜
C. 雷海宗
D. 冯友兰
[单项选择]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是张彦远的()。
A. 《画品》
B. 《画断》
C. 《历代名画记》
D. 《唐朝名画录》
[单项选择]除擅长绘画外,通史也是著名篆刻家的艺术家是()。
A. 张大千
B. 齐白石
C. 李叔同
D. 黄宾虹
[判断题]诗、书、画、印结合,既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基本技法,又是欣赏中国绘画应掌握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绘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重要内容之一。
[单项选择]《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 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
B. 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
C. 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判断题]诗、书、画、印结合,既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基本技法,又是欣赏中国1绘画应掌握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绘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重要内容之一。
[简答题]论述中国绘画的特点。
[简答题]

下面是2005年11月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的目录摘编。
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第一章战与和的变奏
第二章全面内战的烽火
第三章战后社会的动荡与纷扰
第四章国共两党攻守态势的转换
第五章国共两军的军事决战
第六章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命运的角度对该目录增加一条子目录,并说明增加理由。(所增加内容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单项选择]某同学在探究中国绘画发展时,发现这样一段描述:“绘画在……基础上继续发展,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绘画的面貌”。此描述的朝代应该是()
A. 秦朝
B. 唐朝
C. 北宋
D. 清朝
[单项选择]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 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B. 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 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 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单项选择]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史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单项选择]西方史学界集体编撰的中国通史类作品是()。
A. 《剑桥中国史》
B. 《中国史纲要》
C. 《哈佛中国史》
D.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单项选择]西方史学界学者集体编纂的中国通史类书籍是()。
A. 《剑桥中国史》
B. 《哈佛中国史》
C. 《国史大纲》
D. 《古代中国与世界》
[单项选择]中国现代绘画中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的中国画家徐悲鸿,将中国画传统笔墨技巧与西方绘画的写实画法结合起来,创造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下列作品不属于徐悲鸿的作品是()
A. 《愚公移山》
B. 《奔马》
C. 《狼牙山五壮士》
D. 《田横五百士》
[单项选择]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绘画的特色不包括以下哪点?()
A. 可多人参与题跋
B. 强调色彩的对比
C. 更注重写意
D. 注重运笔的力道
[多项选择]徐悲鸿对中国绘画的贡献()
A. 国画
B. 油画
C. 素描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