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9:28

[单项选择]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
A. 育人为本;
B. 德育为先;
C. 立德树人;
D. 科教兴国。

更多"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因为()
A. 学生的道德素质决定文化素质
B.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
C. 我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单项选择]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①建立工资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
②保持物价的增幅始终低于收入增幅
③取消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收入差别
④深化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单项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
[单项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规定,()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A. 2016
B. 2020
C. 2025
D. 2030
[单项选择]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到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急需要发展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被国家列为七大新兴产业之首。发展新兴节能环保产业()
①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离不开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
③必须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
④必须对中小企业实施“关停并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简答题]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翻一番,这是一个倍增的概念。有关专家指出,居民收入倍增是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的,是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同时,这个倍增应该是让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得更多一些,中等收入者平均增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回答

党的十八大为什么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
[简答题]

材料一: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1)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简要说明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根据改革发展的进程和实际情况,不断对收入分配制度做出调整,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收入分配这个杠杆,保持社会整体利益格局的大体平衡,防止由于政策失误或者政策反应迟缓,激化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只有这样,政府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政府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政府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共责任承担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


[简答题]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翻一番,这是一个倍增的概念。有关专家指出,居民收入倍增是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的,是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同时,这个倍增应该是让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得更多一些,中等收入者平均增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回答

你认为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实现为人民利益奋斗的目标?
[单项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报告的一大亮点。在这一制度下,国家将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健全这一制度()。
①有助于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②有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有助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④有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简答题]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到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结合材料,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又好又快打造出美丽中国?
[简答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全会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而奋斗!
材料二:信息消费的增长是当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流量爆发式增长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大型企业网上销售将提高到80%。电子商务规模持续高速扩张,互联网与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融合,极有可能孕育着中国的“新经济”。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消费者和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单项选择]

十八大报告首次使用“协商民主”的概念,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结果,又关注决策的过程,拓宽了民主的深度;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意见,拓宽了民主的广度。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承载着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任务。这说明()。
①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②协商民主充分体现了政府部门的行政理念和政治智慧
③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把推进民主协商与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紧密结合起来
④我国要建立健全选举民主制度,保证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简答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丽中国”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吸收了世界各国绿色、低碳等发展理念,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拓展和创新。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孕育并提升民族的持久创造力,有利于赢得当前和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 材料二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分析材料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
[单项选择]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是由于()
A.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逐步减弱
B. 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C.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D.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答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丽中国”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吸收了世界各国绿色、低碳等发展理念,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拓展和创新。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孕育并提升民族的持久创造力,有利于赢得当前和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 材料二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
[单项选择]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声日趋强烈。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革征地制度旨在()
A. 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B. 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 推行我国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迈向私有化
D. 表明社会主义的对抗性矛盾依然没有解决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