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中学历史(统考)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4 01:09:07

[单项选择]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奉行()
A. “分散事权”政策
B. “不抑兼并”政策
C. “守内虚外”政策
D. “募兵养兵”政策

更多"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奉行()"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唐代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执主义。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的祆教、景教、摩尼教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这说明()。
A. 佛教的政治地位有了提高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
C. 唐代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D. 统治者重视艺术的多元发展
[单项选择]北宋中期重要的花鸟画家是()
A. 崔白
B. 苏轼
C. 文同
D. 黄筌
[判断题]北宋中期的画家都使用私印署名。
[单项选择]

在我国慢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不少封建统治者深谙治国之道在于养民,采取一些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的赋税制度,以下赋税制度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或者有利于保证农时的是()
①编户齐民
②租庸调制
③一条鞭法
④摊丁入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单项选择]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单项选择]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皇帝与统军大将的矛盾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D.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填空题]北宋中期定窑采用()烧法,瓷器口沿()釉,称为()。
[单项选择]宋朝时期,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话本和词兴起。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风俗画同时兴起。上述现象说明宋代的文学艺术()
A. 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B. 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C. 平民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
D. 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单项选择]北宋中期允许高官建立家庙,民间陆续兴建家庙——祠堂以供奉其列祖列宗,南宋祠堂被纳入“家礼”的范围,元明清三代祠堂成为民间极其普遍的活动场所。这反映了()
A. 孔子地位的下降
B. 理学地位的提升
C. 宗教迷信的盛行
D. 君主专制的衰落
[单项选择]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项选择]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 墨子“兼爱”思想
B. 孟子“性善论”
C. 老子“无为”思想
D. 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单项选择]第一次实践了“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者”这一观点的重大事件是()
A. 巴黎公社革命
B. 第一国际成立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单项选择]清朝长期关闭国门,实行海禁政策,其原因在于统治者认为()
A.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D.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