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中学历史(统考)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7 06:47:24

[单项选择]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汉
B. 隋唐
C. 魏晋南北朝
D. 明清

更多"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是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划分依据是()
A. 西汉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 隋唐科举制的实行
C.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权力分配标准
D. 明清专制制度的强化
[单项选择]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 不事生产
B. 不尊儒术
C. 不敬宗族
D. 不纳租税
[单项选择]日本一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①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②词走向辉煌,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③商人在政治和法律上受歧视的地位得到了改变④“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占有重要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A. 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
B. 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
C. 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
D. 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
[单项选择]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单项选择]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C. 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D.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简答题]

有学者认为,民主只是一种决策机制,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多数人的民主,剥夺了少数人的民主权利。
辨题:民主是以牺牲少数人利益为代价的决策机制。


[单项选择]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佂这一观点的有()
①《吕代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②《农书》:“用粪犹用药也。”
③《商君书》:“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④《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有学者认为顾炎武的思想“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顾炎武提出了以制度保障民主的宝贵近代思想。以下顾炎武的言论中能用于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
A.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B.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C. “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D.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简答题]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是鸦片贸易本身就是鸦片战争的起因;有的学者则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英国不能通过正常渠道通商,而鸦片贸易不过是诱因。请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说明。
[单项选择]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A.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 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单项选择]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德认为,社会是()
A. 一种建立在个人意识之上的独立实体
B. 一种包括人类行为习惯、情操、民俗等在内的遗产
C. 具有共同心理的人们的集合
D. 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单项选择]台湾学者认为町人时代的象征是()?
A. 菊花
B. 算盘
C. 刀剑
D. 船只
[填空题]中医儿科学于战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开始萌芽,它奠基于(),盛于(),在明清时期得以蓬勃发展。
[单项选择]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尧舜时期
[单项选择]西方财务学者认为,企业财务理论产生于()。
A.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单项选择]前苏联学者认为评价教育储备大国的标志是()
A. 培养人才的多少
B. 教育费用的积累
C. 学历层次高的人占的比例
D. 教育投资的多少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