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中学历史(统考)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6 18:24:11

[单项选择]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些说明他()
A. 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
B. 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
C. 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
D. 唯美国马首是瞻

更多"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A. 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 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 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 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填空题]1940年,纳粹德国突袭苏联的作战方案是()计划。
[简答题]材料1942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按照预定的计划,德军分三路进攻,准备以速战速决方式击败苏联。德军很快逼近莫斯科近郊,苏联面临着最危急的局面。在列宁的指挥下,苏联军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材料关于莫斯科保卫战的叙述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单项选择]沙皇俄国第一批侵略军在哪入侵我国()
A. 辽宁
B. 内蒙古
C. 黑龙江
D. 吉林
[填空题]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二战全面扩大。二战的转折点是()、()、()。
[单项选择]蒙古入侵宋之后,宋朝所有的政治事务的中心转为()
A. 大力征兵
B. 全面退守
C. 全力抗蒙
D. 全线布置工事
[判断题]德国军队在基辅城下被苏联第一次击退
[单项选择]七月流血事件后,俄国官方正式的侦查结果将其定性为布尔什维克受德国指使挑起的暴动,其目的是破坏俄国的军事努力以有利于德国及其盟国。其理由可能是()
A.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民众公开夺权
B. 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C. 工人士兵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 布尔什维克党公开反对临时政府
[简答题]一俄国代理商在俄国某港口将货物装上一艘德国船,途径英国赫尔港,准备交给收货人凯麦尔,收货人是英国人,住所也在英国,船在挪威海岸附近出事,但货物安全地卸到了岸上。船长把货物卖给一个善意的第三人,第三人又在挪威把货物卖给了本案被告塞威尔,由被告运往英国,收货人凯麦尔到英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货物。根据挪威的法律,船长在本案所发生危难的情况下,有权出卖货物,善意买方有权取得货物所有权;但是船长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卖了货物,则要对货物的原所有人负责。英国法院认为被告塞威尔根据挪威法律取得货物的合法所有权。挪威是买卖成立时的物之所在地,其法律应得到适用。因此,英国法院驳回了凯麦尔的诉讼请求。本案中,英国法院采用了何种"系属公式"?并对这一系属公式进行解释。
[简答题]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和重要代表。他早期的作品多描绘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0世纪初,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使他将文学的笔锋转向革命,高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请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相互关系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单项选择]

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在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以下最全面、准确的说法是()。
①内部技术落后
②资金短缺
③外部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威胁
④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向各国发出退出战争的照会,遭到了协约国的拒绝却得到了德国的赞同。德国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A. 渴望结束战争
B. 摆脱两线作战
C. 施放和平烟幕
D. 抵制国内革命
[单项选择]支持中国各派系军阀割据混战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有()①英国②美国③日本④德国⑤俄国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④⑤
[单项选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A. 两极格局明显,第三世界崛起
B. 美国独霸天下,战争不可避免
C.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D. 恐怖主义成为世界主流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二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么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材料三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材料四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3)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4)材料四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单项选择]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知识界掀起一股苏联热,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甚至有人要求“向俄国人学习”。这反映了()。
A. 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影响巨大
B. 西方急需苏联援助摆脱经济危机
C. 西方主张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D. 苏联打败德国影响美苏外交关系
[单项选择]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仅占48%。同期,德国、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一些“巨大的村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 殖民扩张
B. 工业革命
C. 政治制度
D. 宗教改革
[单项选择]德国内科医生冯梅林,俄国内科医学、病理学家闵可夫斯基在研究胰脏在消化过程中的功能时,用狗做实验,揭开了糖尿病之谜,催生了用()控制糖尿病的方法,并从家犬体内分离出胰岛素,拯救了无数糠尿病患者的生命。
A. 牛结晶胰岛素
B. 猪胰腺
C. 胰岛素
[单项选择]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那些后发国家,如德国、俄国和日本等依旧残存着明显的专制化色彩。对此,相对合理的解释是()
A. 缺乏普遍充分的思想启蒙运动
B. 选择了自上而下的进化道路
C. 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使然
D. 工业化程度落后于先发国家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