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类考试 > 法宣在线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22 02:33:18

[单项选择]《劳动合同法》修正草案通过网络曾收到()万多条意见
A. 50
B. 55
C. 60
D. 58

更多"《劳动合同法》修正草案通过网络曾收到()万多条意见"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选举法修正草案,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①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促进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

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该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的共同特点是()。


A. 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 为选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C. 能更充分地体现选民的意志
D. 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单项选择]对颁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叙述,正确的是()。
A. 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个人所有
B. 确定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界限的重要依据
C. 个人范围内的土地,都归人民公社所有
D. 人民公社范围内的土地,都归集体所有
[多项选择]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标准》(修正草案)中,把旅游划归()一类
A. 住宅
B. 交通运输业
C. 工业
D. 居民生活服务业
E. 公用事业
[单项选择]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驻外外交人员法草案、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侵权责任法草案等六部法律。这表明()。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C. 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国家法律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单项选择]

2014年9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了立法修正案草案、反间谍法草案等四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此举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当家作主地位
②促进人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使公民的民主权利更加广泛
④拓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单项选择]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A. 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 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 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单项选择]

2010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将一些社会危害严重,人民反响强烈,原来由行政管理手段或者民事手段调整的违法行为规定为犯罪。主要是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的犯罪,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非法买卖人体器官的犯罪等。
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国家立法权
③国家具有政治职能
④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个税法修正草案拟将个税起征点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25日将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并征求意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从认识论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实践的目的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简答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9年10月27日在北京召开。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修改是否意味着之前的不合理?周伟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规定为1:8,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是合理的,当时我国农业人口接近90%。但随着目前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乡的差别越来越小,之后修改成1:4,到现在要修改成1:1,都是现实的需要。”选举法的修改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和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
[单项选择]

2011年2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监察机关依法受理举报,对实名举报的予以回复;对举报事项、受理举报情况以及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这一规定()。
①有利于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
②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防止滥用权力
③有利于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④有利于我国公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简答题]

2011年4月22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一审未能通过。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网上公布草案,向社会征集意见。草案计划将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也就是个人所税免征额,由目前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同时,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率也计划修改为7级。为期一个多月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见已经结束,征求意见数已超23.5万条,创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单项选择]

2011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说明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收到社会各界群众通过电话、信函和邮件等形式反馈的建议和意见万余条。
据此回答小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A.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B. 宪法规定公民有监督权
C. 公民有知情权
D. 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单项选择]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A. 表明税收具有无偿性
B. 表明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C.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D. 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
[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在修订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曾公布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以近24万条征求意见创下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该法规定,将个税起征点由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这就意味着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8%下降到8%以下。专家指出,个税起征点提高的受益者主要是中低收入者,将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的修订及实施,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的认识。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