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02 18:24:57

[单项选择]小李是某校高二学生,在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他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准备以“参与基层民主管理”为目的参加活动,那么他最应该选择去的地方是()。
A. 惠州市人大
B. 三栋镇人民政府
C. 田心村委会
D. 惠城区政协

更多"小李是某校高二学生,在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他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小李是某校高一学生,在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他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准备以“参与基层民主管理”为目的参加活动,那么他最应该选择去的地方是()。
A. 泉州市人大
B. 丰泽区人民政府
C. 刺桐社区委员会
D. 鲤城区开元街道办事处
[单项选择]小李是某校高一学生,在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他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准备以“参与民主政治管理”为主要内容参加活动,那么他最应该选择去的地方是()。
A. 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
B. 市人民政府
C. 江西省人大
D. 国务院
[简答题]

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某校高二学生以“改革”为主题收集到一些信息,其中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信息如下,请你根据这些信息回答相应问题。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展开,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更好保障,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

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简答题]

某校高二学生围绕感知低碳经济,感悟低碳文化,参与低碳生活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实地调查等获得了以下信息。
材料一: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2009年8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会议要求,下一阶段我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材料二:在转方式、调结构,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江苏省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江苏省政协委员为发展低碳经济献计献策。他们纷纷表示,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理念,树立环境优先的观念。周惠敏委员强调,要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摒除“不差我一个”的观念,低碳经济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要从现在做起。宗成中委员和宗金明委员指出要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徐群委员特别强调,发展低碳经济不完全等于发展新能源,有时候会出现节能不减排、低碳高污染的情况。例如,太阳能是低碳的,但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高污染也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不能为了简单的低碳而低碳。

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单项选择]为庆祝元旦,某校高一和高二学生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下列关于比赛的表述中涉及到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 比赛于2012年1月1日下午2点30分开始
B. 开场20秒时,红队率先进球
C. 比赛第30分钟,蓝队换人
D. 整场比赛共踢了90分钟
[单项选择]某学校高二某同学准备以“文化在经济社会系统的诸要素中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为观点,写作一篇时政小论文。下列可以作为合适论据的是()
A. 诸子论辩、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兴盛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水平
B. 异国他乡定居了几十年的海外华裔,仍然保留着喜欢喝绿茶,讲家乡话的习惯
C. 古希腊罗马在生产力落后于今天情况下,创造出后世欧洲文化难以企及的高峰
D. 随着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文化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
[简答题]

某校高二(2)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学习兴趣小组,就“政府如何进行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果现在你是该班的被邀对象,请你依据下列情境探究三个问题:
情境一网络已成为我国公民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之一。2008年12月5日,国家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网民提出数百条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问题。
情境二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就加强市县两级政府依法行政作出十多条决定。

有人说,政府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就能保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请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简答题]

2013年10月30日,一篇《江苏财政大力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文章引起某校高二(1)班学生的关注,同学们以“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功臣”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
发现问题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我们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要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目前,许多地方的所谓“开发保护”,大多是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流毒所至,资源环境都被“保护”得面目全非,处处败笔。
(1)请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中“开发与保护”的理解。
分析问题
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积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部分市民表示“不管这些焚烧厂在哪里建,对当地村民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政府应该有这个机制,把应该补偿的资金补偿给村民,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对受影响的市民予以资金补偿。
解决问题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并积极创新相关体制、政策和管理模式。2013年7月24日,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工作新闻发布会,江苏将投入两至三亿元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力争通过10年时间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请结合材料,为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简答题]某校高二(2)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学习兴趣小组,就“政府如何进行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果现在你是该班的被邀对象,请你依据下列情境探究三个问题: 情境一网络已成为我国公民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之一。2008年12月5日,国家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网民提出数百条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问题。 情境二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就加强市县两级政府依法行政作出十多条决定。有人说,政府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就能保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请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简答题]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某校高二(1)班学生举行了以“走进世博、聚焦山东”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山东馆的外形,体现“海岱交融”的自然与文化特色。外观以大海的浪涌为顶,以泰山为主视角,形成“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在一片层层上涌的流线形海浪中,五岳之泰山拔地而起,形象地诠释“齐鲁青未了”的主题。 同学乙: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儒家文化是自己最大的文化资源优势。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中曾担负了代表民族文化主体的责任,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时至今日,它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宝库。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人正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好文化的嫁接和传承,让儒家文化这一人类文化遗产得以弘扬、延续和发展,增强山东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简答题]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某校高二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收集到关于民生问题的如下资料:文化建设关乎民生幸福,正在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福建省数字图书馆为中心,形成辐射全省的数字资源共享网络。2015年建成时,通过这一网络平台,人们除了可以阅读福建馆300多万册、国家图书馆超过2700万册的古今中外藏书,还可以领略国家图书馆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遗书等数字资源镜像。还通过数字信息接入系统和大英图书馆、哈佛图书馆等世界一流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这一平台还将提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网络信息采集等服务,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资源信息也将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向全国推广。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建设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意义。
[简答题]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体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地毯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