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生物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0 01:41:02

[单项选择]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C.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更多"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单项选择]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C.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单项选择]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存在较重的大肠杆菌
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 噬菌体侵染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 32P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单项选择]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有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
B. 有少量的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含有部分完整的大肠杆菌
D.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单项选择]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2P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无放射性
B. 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 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 本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单项选择]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目的为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B. 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5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C. 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
D. 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单项选择]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 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 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 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单项选择]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 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 丙试管内有大量的ATP产生
D. 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单项选择]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不含32P、35S的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中可含有()
A. 32P
B. 35S
C. 32P或35S
D. 二者都有
[单项选择]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 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 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 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 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单项选择]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A. 35S
B. 32P
C. 35S和32P
D. 35S和32P
[单项选择]如果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 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 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 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2P
D. 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单项选择]将某噬菌体的外壳用35S标记,DNA用32P标记。细菌用15N进行标记,将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噬菌体大量增殖后,任意抽查某一个噬菌体,则该噬菌体()
A. 不含35S,可能含32P,含15N
B. 含35S,含32P,可能含15N
C. 不含35S,不含32P,含15N
D. 不含35S
[单项选择]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32P标记及氨基酸被15N标记的细菌内,连续繁殖三代,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百分数为()
A. 100%、100%
B. 25%、50%
C. 50%、50%
D. 25%、0
[单项选择]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0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
A. 10%氯化钠溶液
B. 0.9%氯化钠溶液
C. 20%蔗糖溶液
D. 蒸馏水
[单项选择]对某一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上述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上述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全部噬菌体都含有32P
B. 只有两个噬菌体含有32P
C. 全部噬菌体都含有15N
D. 只有两个噬菌体含有15N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