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生物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4 21:43:27

[单项选择]

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
 


A. CO2
B. O2
C. K+
D. Na+

更多"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
 


A. CO2
B. O2
C. K+
D. Na+
[单项选择]正常细胞内K+浓度是细胞外K+浓度的()
A. 5倍
B. 10倍
C. 20倍
D. 30倍
E. 40倍
[单项选择]正常细胞外Na+浓度是细胞内Na+浓度的()。
A. 6倍
B. 12倍
C. 15倍
D. 18倍
E. 20倍
[单项选择]CO2浓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造成光合温度降低,因此,CO2浓度不宜增加到正常浓度的()倍。
A. 5—10
B. 10—20
C. 20—25
D. 25—30
[单项选择]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改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改变不明显,体液的成分失调()
A. 容量失调
B. 配比失调
C. 浓度失调
D. 体积失调
E. 成分失调
[单项选择]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当细胞外葡萄糖或氨基酸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时,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仍能进入细胞。关于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说明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
B. 这说明主动运输既能将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也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
C. 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时不需要细胞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逆浓度进入细胞时需要
D. 此现象表明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进出细胞与浓度无关,所以它们的运输方式应为
[简答题]气调贮藏时,O2浓度过低或CO2浓度过高都会导致果蔬生理病害。说明其原因。
[单项选择]在体液中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分布是()。
A. Na+
B. K+
C. Cl-
D. 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E. 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单项选择]在体液中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分布是()。
A. Na+
B. K+
C. Cl-
D. 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E. 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单项选择]在高光强、高温和高氧分压的条件下,高粱由于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其利用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其转入水稻体内,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此过程中会用到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等工具
B. 此技术与单倍体育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子,缩短育种周期
C. Ppc基因导入受精卵是此技术的关键,否则不能达到该基因在各组织细胞都表达的目的
D. 此项技术是否成功必须测定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同化CO2的速率
[单项选择]已知某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内的30倍,若向细胞膜上注射氰化物(抑制能量ATP的形成),发现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减弱,而加入载体蛋白活性抑制剂时,对钾离子的吸收明显减弱,则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作用
[单项选择]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 静脉血液
B. 毛细血管血液
C. 动脉血液
D. 组织液
E. 细胞内液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