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6 22:28:45

[单项选择]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还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
A. 重农抑商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
C. 贸易保护政策
D. 工商食官政策

更多"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还规"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材料一实际上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
[单项选择]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戍军。”这反映了()
A. 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
B. 保护远洋渔业
C.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 禁海闭关政策
[单项选择]有史料记载:“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80年间,更总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这表明()
A. 统治者不再推行海禁政策
B. 清政府十分重视对外贸易
C. 一口商业是官方垄断
D. 一口贸易体现出清政府的适当开放政策
[单项选择]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从军”。材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 禁止走私贩运
B. 抑商、“海禁”
C. “重农抑商”
D. 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单项选择]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 重农抑商
B. 抑商、海禁
C. 禁止走私贩运
D. 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单项选择]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 加强外航海管理
C. 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 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单项选择]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 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B. 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 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D. 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单项选择]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 加强外航海船管理
C. 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 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单项选择]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
A. 清代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B.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加重
C. 京城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
D. 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单项选择]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气势宏伟的重庆湖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当时在渝的湖北、湖南商人相互帮扶、聚会联谊之所。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因素是()
A. 政府对商业控制放松
B.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C. 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D. 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单项选择]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的奏折中写道“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每年贩卖湖丝(湖州等地出产的生丝)并绸缎等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材料说明()
①乾隆年间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
②中外间“丝──银”贸易兴盛
③江南地区的桑蚕丝绸生产发达
④官营手工业垄断了丝绸的生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项选择]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A. 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 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
C. 官府垄断外贸
D. 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
[单项选择]据有关资料记载,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我国人口达到1亿,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突破2亿,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越过3亿,1834年(道光十四年)超过4亿。下列各项与上述人口变化原因无关的是()
A.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清管辖区域扩大
C. 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D. 农耕面积大量增加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