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地理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4 06:38:21

[单项选择]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图所示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向月球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过程简图.它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100千米的轨道上绕月球开展对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身处美国纽约(西五区)的中国留学生们要实时观看卫星发射现场直播,当地时间是()
A. 1日5时59分
B. 2日5时59分
C. 1日18时59分
D. 2日18时59分

更多"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图所示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向月球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过程简图.它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100千米的轨道上绕月球开展对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嫦娥二号”升空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温州日出时间早于6:00点
C. 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期
D.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多项选择]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目前,“嫦娥二号”上所有的有效载荷已全部开机,按计划对月球进行深入探测。下列关于“嫦娥二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嫦娥二号”经过发射架的过程时可以看成质点处理
B. 研究“嫦娥二号”在奔月途中的位置时可以看成质点处理
C. “嫦娥二号”在竖直向上加速发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 “嫦娥二号”在竖直向上加速发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简答题]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像、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自“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今天的太空漫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单项选择]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B.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也就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
C. 在天体系统中,月球所在的地月系和木卫系层次相同
D. 月球是小行星带中质量较大的天体
[单项选择]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次探月尝试,它的成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从“嫦娥奔月”的古代传说,到“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创造规律,人定胜天
②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③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④理想可以转变为现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柴油荒”最主要原因是“突击式限电”。各地面临节能减排“大考”,部分地区为完成节能降耗指标开始实施大面积拉闸限电。企业不惜重金购买柴油发电机保障机器运转,节了电却费了油。这是因为()
①柴油和电是互补商品
②柴油和电互为替代品
③柴油和电两种商品的功能相近,可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求
④柴油和电两种商品的结合共同满足人的一种需要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简答题]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中国探月工程是立足我国国情,建立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的,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理论创新、发扬航天精神,不断科学攻关、勇于探索规律的结晶。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嫦娥二号”成功的原因。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1日,“雷锋传人”--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郭明义不是明星大腕,却因无私的大爱成为鞍山市希望工程形象大使、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吸引了5800多名鞍钢干部、职工和普通市民加入。郭明义的事迹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简答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通过汉字“人”的体型,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蓝色之水”的体色,表达“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即“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内涵。而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海宝”无疑是一次创新!
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

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日,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国家投入约9亿元人民币,我国经济发展为“探月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①经济发展对发挥财政作用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财政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③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④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单项选择]

2010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使用了一种“石头纸”,其原料是最常见的方解石,经碾压、磨碎、拉伸等工序制成,生产中不用木头、不加水、不用强碱强酸。预计“石头纸”将被广泛使用,实现书写阅读也“低碳”。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生产创造新交易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形势做出重大战略决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是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现
②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党坚持依法执政的体现
④表明党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5日,“以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之所以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保护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项选择]

2010年上半年,我国又有多个城市实施“打黑”“扫黄”行动,先后有多名干部因违法行使权力而受到制裁。
以上材料说明()。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政府工作人员应重品德、作表率,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
③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④要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简答题]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绕月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在进行远程探测活动方面又取得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材料,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绕月成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单项选择]

在“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承启关键期的2010年,关于缩小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改革的话题成了中国社会的聚焦领域。中国官媒坦言,目前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收入差距已接近社会所能承受的“红线”,分配不公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分配好蛋糕促和谐”势在必行。这一分析()
①承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的客观性
②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发挥出了意识的反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简答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将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2011年5月将出台“十二五”正式规划。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更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唯GDP论”的发展思路已难以为继。在“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与官员的政绩紧密挂钩,“十二五”规划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以实践、人民、历史三把尺子为标准,把着力点转向利长远、打基础、促民生的工作,正在逐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结合材料一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6日,河北大学学生李某醉驾撞飞两女生,事后一句“我爸是李刚”震惊网络。然而,当舆论强烈关注的时候,目击现场的学生却陷入了“集体沉默”。有人认为这种“沉默”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必须,有人认为这种“沉默”是公正和良知的“沉没”。这说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是因人而异
②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
③危急中很难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主观因素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