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7 23:25:04

[单项选择]

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主张开展思想文化上的解放运动,宣扬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辛亥革命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①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③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④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传递、沟通、共享文化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更多"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孙中山指出:科学具有()的特征。
A. 真理性
B. 实践性
C. 系统性
D. 条理性
[单项选择]孙中山指出:()的造就,就是人的培养。
A. 素质
B. 人格
C. 情商
D. 智育
[单项选择]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 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 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 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单项选择]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坚决维护自己国家核心利益。下列属于中国核心利益的是()
①2012年5月1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伦敦会见了达赖
②2013年8月8日,3名中国公民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遇害
③2013年8月1日,美国众议院批准向台湾地区出售四艘佩里级导弹护卫舰
④2013年8月14日,“尤特”台风致广东茂名直接经济总损失16.358亿元


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①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发
②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③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④反映了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单项选择]

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这启示我们()
①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控制不发达国家
②要充分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③要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④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单项选择]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材料三:“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请回答:

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 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单项选择]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中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优良品质有()
①勤俭致富
②乐善好施
③注重诚信
④守法经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A.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B. 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C. 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二民土义,指导辛亥革命
D. 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单项选择]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此为著名的“亨廷顿悖论”。我国要走出这一悖论,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必须()。
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化选举和监督机制
②建立一个强硬的政府,规范责任和决策机制
③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科学执政,依法行政
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单项选择]孙中山指出,“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故要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下列选项属于孙中山“社会革命”要求的是()
A. 反对少数满洲人专制
B. 反对君主一人专制
C. 反对少数富人专制
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单项选择]

辛亥革命后无法建立孙中山说设想的“至完美”的国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广大中国民众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②中外反动势力要维护其统治,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资产阶级软弱、妥协,不敢彻底反帝反封建,
④当时中国处于半殖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 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 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C. 认为需要反对帝国主义
D. 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