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1 18:38:22

[单项选择]2010年10月1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计划中最新的一个里程碑。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在()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为哲学提供论据
B.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 哲学为具体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更多"2010年10月1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经过5天的飞行和多次的近月制动,它于10月9日进入极月圆轨道,卫星绕月球飞行一圈时间为117分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8时59分57秒”和“117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 卫星绕月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零
C. 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卫星进行近月制动调整飞行角度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D. 卫星月球飞行一圈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它的平均速度也不为零
[单项选择]2011年10月1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计划中最新的一个里程碑。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了()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为哲学提供依据
B.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 哲学为具体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单项选择]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成功送入太空.
A. 嫦娥二号卫星
B. 嫦娥一号卫星
C. 神舟七号飞船
D. 神舟六号飞船
[填空题]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单项选择]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A. 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 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不同
C. 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 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单项选择]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测器发射升空,它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A. 神舟十号
B. 天宫一号
C. 嫦娥三号
D. 萤火一号
[单项选择]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该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是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
A. 鑫诺卫星
B. 嫦娥一号卫星
C. 北斗导航卫星
D. 中星九号卫星
[简答题]2011年7月2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前形成我国及周边地区的覆盖能力。第三步,于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用“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
[单项选择]北京时间2011年12月2日5时0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任务,定位精度10m,测速精度零点0.2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 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 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D. 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单项选择]2012年9月19日凌晨3时1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这说明()
A.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 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C.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 精神与物质相互依赖
[单项选择]2013年12月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是中华民族对未知月球的传统叫法,以“嫦娥”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 鲜明的民族性
B. 相对稳定的特点
C. 特有的包容性
D. 博大精深的特点
[单项选择]2010年10月1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本次承担运载任务的火箭是()
A. 长征三号甲
B. 长征三号乙
C. 长征三号丙
D. 长征二号F
[单项选择]为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2010年10月1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卫星,这也是我国探月工程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材料表明()
A. 自然界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前提
D.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单项选择]发射窗口是限定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间的范围。它如同浩渺太空在特定时间内向火箭打开的一扇窗户。运载火箭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窗口会受到日地月运动、航天器任务的限制和制约,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光照条件、测量设备等因素,经综合平衡后确定火箭的发射时间。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执行我国首个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成功。据此回答下题。

上述材料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我国潜艇首次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是在()。
A. 1964年9月
B. 1970年9月
C. 1988年9月
D. 1998年9月
[单项选择]

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单项选择]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12月10日成功降轨。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以“嫦娥”命名登月探测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④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单项选择]

2013年12月2日,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发射过程中,世界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步稳定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