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8 16:48:24

[单项选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而不能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要求。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 客观物质性
B. 社会历史性
C. 主观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

更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而不能按照今天的标准"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评价,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基础
②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坚持社会历史性
③不同历史时期要对同一历史人物做出不同评价
④对历史人物不同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单项选择]我国现行实践所承认的土地借用权,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
A. 地役权
B. 用益物权
C. 土地他项权利
D. 土地配置权
[单项选择]将某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密闭容器中(有足够的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每小时减少44mg。如果将其放在黑暗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每小时增加8.8mg。如果在充足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最后都转变为葡萄糖,这些植物的叶片每小时制造的葡萄糖为()
A. 180mg
B. 72mg
C. 24mg
D. 36mg
[单项选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②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③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单项选择]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诸多弊端也日益显现。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说明()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决定权
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多项选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是列宁在其哪些著作中提出的?()
A. 《论欧洲联邦口号》
B.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C. 《国家与革命》
D. 《哲学笔记》
[判断题]资产评估是对资产特定时点及特定市场条件下的客观价值的估计值。
[简答题]

英国著名政治家评价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的最美妙的杰作”

你认为材料中“最美妙的杰作”指的是什么?
[简答题]

英国著名政治家评价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的最美妙的杰作”

有人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应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简答题]

英国著名政治家评价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的最美妙的杰作”

东西方不同的制度下,政治决策系统有显著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古代民主制下的雅典,鸦片战前的英国及一战前的德国,决策者或决策机构分别是什么?
[多项选择]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的历史特点是()
A. 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 真正的群众运动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倡导了民主和科学的主题
E.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简答题]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是山东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融汇各种思想,去芜存菁而形成的具有山东特色的地方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齐鲁文化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作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是在汲取齐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齐鲁文化又是一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外,更具有明显的山东特色。齐鲁文化的双重性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多项选择]彩虹气象景观多在()的特定阳光条件下可以看到。
A. 雨后
B. 河湖水面
C. 瀑布上空
D. 海面
[简答题]

不同的思想认识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时代要求,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反对用德礼刑政把“千变万化活泼之理,而执之以为一定不可易之物”,要求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他反对礼教的虚伪,还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今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有两种:一则徒为本国思想学术界所窘,而于他国者未尝一涉其樊也;一则徒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而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也。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他界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非竭数十年之力,于彼乎,于此乎,一一撷其实、咀其华,融会而贯通焉,则虽欲歌舞之,乌从而歌舞之?……不知己之所长,则无以增长光大之;不知己之所短,则无以采择补正之。
——191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及文化背景。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