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9 18:56:23

[单项选择]四川省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对灾区余震进行实时监测,对灾区地震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从而为一线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较准确的信息。这说明()
A.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B.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
C. 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的
D.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更多"四川省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对灾区余震进行实时监"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受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恢复重建任务,是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又一伟大壮举。恢复重建中有很多创新和探索,值得认真总结。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把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重建放到优先位置。第二,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第三,坚持统筹兼顾,将恢复重建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第四,坚持举全国之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灾区重建。第五,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灾区群众在恢复重建中的主体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灾后恢复重建宝贵经验的哲学依据。


[简答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亲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尽快组织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我国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担负着什么职能?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单项选择]5.12汶川特大地震震惊世界,许多人发问,这么大的地震为何没能预报?目前,对地震的准确预报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是因为:()
A.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B.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C.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D.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单项选择]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因此关于地震的发生人类能否准确预测这个问题就提上日程。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A. 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B. 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
C. 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
D.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单项选择]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决定压缩中央国家机关5%的公用经费用于抗震救灾。地震后的第七天,国务院决定全国举行三天哀悼日,停止一切娱乐活动,降半旗默哀,沉痛悼念地震罹难同胞。上述材料所体现的精神与下列思想有一致的地方是()
①儒家思想②道家思想③墨家思想④法家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简答题]

材料: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地震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科学调度,抢救被困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在有力有序进行。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灾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中国却没有被压倒,中国挺起了她不屈的脊梁!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


[单项选择]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救援现场多次讲到:“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体现了()。
①依法治国的原则得到落实
②党的性质和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党和政府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的。
B. 汶川处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间
C. 汶川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D. 汶川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单项选择]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提高国际影响力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③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过亿。对于地震这一自然灾害,人们至今无法作出科学预测。从哲学上看着说明()
A. 地震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B. 人们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C. 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程度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D.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单项选择]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这场罕见的地震灾害中,总有一些画面震撼人心,总有一些画面难以忘怀。救灾中的真情给我们的人生观启示是()
A.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C.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D. 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
[简答题]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确定,整个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具体目标是“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为促进灾后重建,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就业政策和税收政策。2011年5月,重建目标基本实现,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单项选择]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截止5月22日14时,中央财政已累计拨款102。95亿元。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
A. 财政收入
B. 财政支出
C. 财政节余
D. 财政决算
[单项选择]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参与救援的解放军官兵跑步奔向灾区。在跑步中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
②下丘脑
③小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单项选择]汶川地震属()地震。
A. 火山
B. 构造
C. 陷落
[简答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和全国人民造成了深深的创痛和巨大的悲怆。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飞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指挥抗震救灾。截至5月16日,中央财政为帮助受灾地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共下拨抗震救灾专项资金42.8亿元,政府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材料二:地震发生后,广大军民万众一心奋起抗灾,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志愿者同灾区干部群众一道发扬“顾大家舍小家”的精神,冒着暴雨和余震的危险,连续作战,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有力的推动了抗震救灾的有序进行。有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人民战争”。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国务院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