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8 23:54:28

[单项选择]从2007年10月发射嫦娥一号,到2010年10月发射嫦娥二号,再到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短短6年里我国的探月工程迈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坚实步伐。这主要表明()
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更多"从2007年10月发射嫦娥一号,到2010年10月发射嫦娥二号,再到2"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继嫦娥一号、二号成功发射后,嫦娥三号在2013年将直接奔向月球……2025年我国有望实现首次载人登月。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政治意义在于()
①增强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
②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④确保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

继嫦娥一号、二号成功发射后,嫦娥三号在2013年将直接奔向月球……,2025年我国有望实现首次载人登月。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政治意义在于()
①增强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
②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④确保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简答题]2010年10月,“嫦娥二号”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相比“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技术更新、难度更大、系统更复杂。“嫦娥二号”既继承了“嫦娥一号”卫星的许多成熟技术,又增加了很多新技术,对探月工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整个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单项选择]

嫦娥一号、二号成功发射后,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历史性重大跨越所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攻坚、勇于创新
②一步一个脚印,是办好事情的前提
③规律是客观的,它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④意识具有反映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单项选择]与2007年的“嫦娥一号”相比,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直接进入绕月轨道,奔月时间也缩短为112小时,飞行的高度也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100公里,距月球更近。这表明()
A.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 旧事物的质变就是新事物
C. 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 事物的发展是—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简答题]2013年12月,嫦娥3号成功落月,2014年10月嫦娥工程三期正式启动。嫦娥工程是集各方之力、汇各方之智的全国大协作工程,是体现现代化科学管理要求的要求的大型复杂系统工程。工程接口协调复杂,涉及领域广,参研参试单位多,有数百个单位、上万人参加。国防科工委会同各有关部门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任命了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两总”系统,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工程的实施。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科学应用的各部门和单位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协调解决了大量难题,走出了一条投入少、速度快、效益好的发展路子。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保障工程圆满成功的。(8分)
[简答题]相比“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技术更新、难度更大、系统更复杂。“嫦娥二号”既继承了“嫦娥一号”卫星的许多成熟技术,又增加了很多新技术,对探月工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整个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单项选择]“嫦娥二号”绕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说明()
A.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单项选择]2010年10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说明()
A.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灭规律
B. 规律是主观的,人们可以利用它为人类服务
C.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改变和利用它
D.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单项选择]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预定于10月31日变轨奔向月球。“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回答下列小题。“嫦娥一号”在升空过程中()
A. 所穿越大气温度变化过程是:降-升-降
B. 所穿越大气温度越来越低
C. 在平流层穿越电离层
D. 与空气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单项选择]

2010年10月1日,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国家投入约9亿元人民币,我国经济发展为“探月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①经济发展对发挥财政作用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财政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③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④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单项选择]为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2010年10月1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卫星,这也是我国探月工程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材料表明()
A. 自然界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前提
D.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单项选择]随着嫦娥二号卫星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二期工程揭开序幕。8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二次近月制动,为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做好了准备。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靠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积累的雄厚基础。这说明()
A.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 文化决定经济、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C. 文化对经济、政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D. 文化与政治、经济是同步发展的
[单项选择]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问题。嫦娥二号卫星不属于()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单项选择]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次探月尝试,它的成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从“嫦娥奔月”的古代传说,到“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创造规律,人定胜天
②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③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④理想可以转变为现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午夜
[单项选择]

2013年12月2日,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发射过程中,世界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步稳定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