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21:18:51

[简答题]

材料一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高效发展核电。据资料,1公斤核燃料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基本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我国目前已建成13太核电机组,电价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2010年,全球发电总量中核电占16%,我国发电总量中核电占2%。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为8.5%。
材料二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

更多"材料一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rdqu"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材料一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高效发展核电。据资料,1公斤核燃料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基本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我国目前已建成13太核电机组,电价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2010年,全球发电总量中核电占16%,我国发电总量中核电占2%。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为8.5%。
材料二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联系材料二,从知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
[单项选择]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据有()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④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

“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发展的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这一目标主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


A.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B.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C.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简答题]

“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一方面,“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国不强则民难富;另一方面,“强国”以“富民”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有哪些哲学依据。


[单项选择]

“十二五”以前的规划更多追求“国强”,而“十二五”规划则更多强调“民富”。以下举措体现这一亮点的有()
①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②坚持GDP8%以上的高速增长率,从而保持经济的高增长
③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④适度调低税率,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

在“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承启关键期的2010年,关于缩小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改革的话题成了中国社会的聚焦领域。中国官媒坦言,目前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收入差距已接近社会所能承受的“红线”,分配不公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分配好蛋糕促和谐”势在必行。这一分析()
①承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的客观性
②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发挥出了意识的反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简答题]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材料二: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化率在30%—70%的区间是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国仍处于这个阶段。此外,中国城镇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加速提升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广大农村居民也迫切要求真正成为现代市民。因此,我国的城镇化一定能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的城镇化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廉价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公共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同时,城镇化也是一个系列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的结果,所以城镇化无法一蹴而就。

“十二五”规划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思想方法的?(6分)
[简答题]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电力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是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关键领域。围绕政府的电价政策,几位人大代表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什么都在涨,老百姓不容易,不能通过阶梯电价变相涨价”;
“电价不合理,电力企业不能老赔钱,该涨就得涨”;
“中央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我主张对实体经济实行优惠电价”;
……
材料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可供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实践中,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应生产节电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负责任的消费者,应购买节电产品,消费清洁能源,践行环保理念。
材料三:《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11年度十大重要科学突破”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里,人类在艾滋病研究、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捕捉光合蛋白、消除衰老细胞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学突破。

阅读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简答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将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2011年5月将出台“十二五”正式规划。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更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唯GDP论”的发展思路已难以为继。在“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与官员的政绩紧密挂钩,“十二五”规划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以实践、人民、历史三把尺子为标准,把着力点转向利长远、打基础、促民生的工作,正在逐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结合材料一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简答题]

材料一:江苏省政府贯彻“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把推动文化产业作为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坚持政府主导,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强调,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振兴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好哪些职能?
[简答题]

材料一、为促进宝鸡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邀请部分参与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部门领导、规划起草人员和专家学者就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有关问题献计支招,会议认为,到“十二五”末,要努力做到:把宝鸡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城市,加快特大城市建设步伐,通过实施创业富民战略等多种方式,提高居民收入等。
材料二、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成功闭幕。184天里,世界在这里浓缩,东方与西方交流,人文与科技融合,历史与未来辉映。回首上海世博会,我们为其弘扬的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所激励。文化,让世博更精彩。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世博会上的展馆,更是体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促进宝鸡发展,宝鸡市政府应履行哪些职能?
[单项选择]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上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①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
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投入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单项选择]

“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迫切需要从追求“国强”到实现“民富”的转变,努力控制收入差距扩大。为此要求政府()。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效率优先
③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执政
④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积极推进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投入和建成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意义在于()
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农民的行为准则
③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满足农民求知致富的愿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单项选择]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①坚持公平优先,完善分配制度
②增加货币供给,减少财政支出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提高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简答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已“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老年人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养老基础设施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等严重不足。不同单位、行业、地区的养老差距较大,养老方式单一。养老这一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材料二:“家”文化和“孝”文化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家族成员聚集而居,并肩奋斗图存、相互扶持、休戚与共的“大家庭”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与责任。“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道”理念,使尊老、爱老、助老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为之尽孝是人生之大事,老人在家中获得家人亲情的精神慰藉。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有人认为养老是家庭子女的义务,请用联系的观点对此进行评析。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