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生物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6 20:21:31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全过程都在生物群落中进行
B. 碳元素都是以光合作用的方式进人生物群落
C. 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
D.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

更多"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产生温室气体
B. 需要能量驱动
C. 不依赖于水
D. 具有全球性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全过程都在生物群落中进行
B. 碳元素都是以光合作用的方式进人生物群落
C. 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
D.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
[单项选择]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是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B. 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是大气CO2的产生途径之一
C. 没有分解者,碳循环仍可保持平衡状态
D. 初级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摄入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
[单项选择]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
B. 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
C. 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
D.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生物固氮和碳循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圆褐固氮菌的浸出液涂抹扦插枝条基部,枝条容易生根
B. 生物固氮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N2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C. 根瘤菌是是异养需氧型生物,在土壤中能够独立固氮
D. 反硝化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够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为N2
[单项选择]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循环类型。下列过程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 生物的细胞呼吸
B.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化石燃料的燃烧
D. 植物的水分吸收
[名词解释]碳循环carbon cycle
[简答题]论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及如何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多项选择]关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B. 碳在生物界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复
C.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内要通过生产者
D. 碳从生物体内去到无机环境只能通过呼吸作用
[简答题]论述地球碳循环的过程。
[简答题]

人类对碳循环产生的影响。


[单项选择]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
A. 二氧化碳在生物圈的循环
B.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的循环
C. 碳元素在生物圈的循环
D. 碳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的循环
[单项选择]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单项选择]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以下关于“低碳”和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短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导致了生物圈碳循环失衡
B. 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
C. “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向“原料—产品—原料一产品”模式转化,有利于减少废料处理的能量消耗,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D.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矛盾的
[简答题]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干扰主要有哪些方面?
[单项选择]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 线粒体和染色体
B. 叶绿体和线粒体
C. 叶绿体和核糖体
D. 线粒体和内质网
[单项选择]

在碳循环中,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是()
①呼吸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摄食作用
④化能合成作用
⑤硝化作用
⑥反硝化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⑤⑥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叙述,错误的是()
A. 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现象
B. 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C. 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要加入血清
D. 用小鼠不同器官和组织构建的cDNA文库不同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