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20:10:41

[单项选择]

某位同学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18至20世纪英法两国的历史,下列可供他参考的书目是()
①《人间喜剧》②《国家与革命》
③《百年孤独》④《大卫·科波菲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更多"某位同学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18至20世纪英法两国的历史,下列可供"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司汤达的小说创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与俄国革命等,还安排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柴可夫斯基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 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B. 浪漫主义的文艺
C. 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
D.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单项选择]以下是一位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进行的教学尝试,阅读并按要求答题。某位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进行了名为“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尝试。学生完成作文后,作文不是当堂收上来而是让学生保留两天,在这两天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给同学写评语(内容不限,字数不限)。两天后作文收上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评价,这项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对上述教师作文评改尝试的评价,哪项是错误的?()
A. 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乐于分享写作欲望
B. 教师用“给作文找读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C. 教师是作文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多改,反对学生的独立修改
D. 写作评价能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简答题]1.以上是某位初中教师有关《谈生命》一课的教学,阅读并对其进行评析。
[单项选择]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史实,你认为应推荐他阅读下列哪本书?()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西安事变》
[单项选择]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样条件下α­淀粉酶在35℃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该同学想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验,下列哪一项探究课题最合理()
A. 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 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C. 淀粉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 α­淀粉酶的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单项选择]子网掩码位模式中的某位置为0,则对应的IP地址中的某位为()中的一位。
A. 网络地址
B. 网络号
C. 子网号
D. 主机地址
[简答题]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有关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两面性的体现”的难点讲解,某位老师通过让同学分析材料得出结论,以下是该老师在上本课时的教学片段:材料一: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成为反清革命的坚决反对者,梁启超曾公开表示:“刀加吾颈,枪指吾胸,吾敢日期期以为不可,期期以为不可也。”材料二:孙中山曾说:“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材料三:辛亥革命成功之前,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1906年蔡邵文、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1907年5月22日发动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6月2日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12月20日发动镇南关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无一不是以失败而终,但革命党人没有放弃直至辛亥革命成功。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三段材料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通过材料分组讨论,简单归纳辛亥革命的过程。(2)通过材料简要总结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原因。请回答:

(1)结合设问,对该老师选取的材料做出评价。
(2)该老师在所设计的教学片段中运用了哪种教学方法?并谈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单项选择]以下是某位教师有关《雨巷》一课的教学内容,阅读并回答问题。第一步:让学生在《雨巷》的旋律中感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第二步: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诗、乐和画融为一体;第三步:教师范读;第四步:分角色朗读;第五步:汇报朗读内容和对教学内容、语言的理解:第六步:配乐再次朗读。以下对这段教学内容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 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B.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C. 角色朗读尊重了学生的选择,给学生创设了个性化朗读的机会
D. 整堂课教学合理运用教学媒体,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媒体的高效利用
[简答题]

案例:
下面是某位教师关于"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片段。
【引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醇是链烃的羟基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羟基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接。
【设问】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否也是醇呢?
【讲解】请同学们比较黑板上这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总结醇、酚的结构特点。
【小结】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师】引导学生看P71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与探究】
(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
生:观察,并闻药品的气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并讨论。
师:苯酚部分被氧化时会呈红色。
追问:那苯酚应如何保存呢?
生: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提醒同学实验过程中接触苯酚一定要注意安全及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
师:清洗内壁沾有苯酚的试管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
生:用高于65℃的热水,因为苯酚能与高于65℃的热水互溶。
(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到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
【小结】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65℃时与水任意比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试评价此教学片段的导入。
(2)试说明实验教学的意义。


[单项选择]以下是某位教师有关《一株紫丁香》一课的教学内容,阅读并回答问题。第一步:让学生在《丁香花》的旋律中感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第二步: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诗、乐和画融为一体;第三步:教师范读;第四步:分角色朗读:第五步:汇报朗读内容和对教学内容、语言的理解;第六步:配乐再次朗读。以下对这段教学内容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 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B.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C. 角色朗读尊重了学生的选择,给学生创设了个性化朗读的机会
D. 整堂课教学合理运用教学媒体,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媒体的高效利用
[单项选择]恩格斯称某位诗人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
A. 但丁
B. 歌德
C. 莎士比亚
D. 普希金
[单项选择]唐山某中学进行感动校园事迹网上评选活动,一同学想通过校园网了解评选结果,他应使用的应用软件是()。
A. word
B. 金山词霸
C. Flash
D. Internet Explorer
[单项选择]某位员工某次因为喝醉酒误了事,主管在评价时认为该员工不称职。这是绩效评估中的()。
A. 晕轮效应
B. 近因效应
C. 马太效应
D. 严格或宽松错误
[简答题]如有酒醉客人到前台要求查找某位入住客人时怎么办?
[单项选择]某位历史学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某考生的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B.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制度
D. 形成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项选择]如果需要检索某位作者的文摘被引用的情况,应该检索()
A. 分类索引
B. 作者索引
C. 引文索引
D. 主题索引
[单项选择]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单项选择]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须”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戈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