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生物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8 00:34:16

[单项选择]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是在棉花细胞中转入Bt毒蛋白基因培育出来的,它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t毒蛋白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的
B. Bt毒蛋白基因可借助花粉管通道进入棉花细胞中
C. 培育的转基因棉花植株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
D. 用DNA聚合酶连接经切割的Bt毒蛋白基因和载体

更多"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是在棉花细胞中转入Bt毒蛋白基因培育出来的,它对棉铃虫"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 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 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 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单项选择]抗虫基因能从微生物体内提取,并可在棉花细胞内使其表达,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抗虫棉可以说明()
A. 转基因植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B. 抗虫基因是基因突变获得的
C. 抗虫基因在所有生物细胞都能表达
D. 棉花和某些微生物共用一套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一过程遵循DNA→RNA→蛋白质的信息流过程
[单项选择]转基因抗虫棉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DNA连接酶
C. 质粒
D. 植物病毒
[单项选择]人类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苏云金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直接进入棉花的叶肉细胞表达
B. 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后,可通过传粉、受精的方法,使抗虫性状遗传下去
C.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D.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这样可以有效消灭棉铃虫
[单项选择]目前人类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直接进入棉花的叶肉细胞表达
B. 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后,可通过传粉、受精的方法,使抗虫性状遗传下去
C.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D. 转基因抗虫棉经过种植,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这样可以有效消灭棉铃虫
[填空题]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的结果。
[判断题]一头棉铃虫幼虫一生可为害3-5个蕾铃。
[单项选择]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将毒蛋白注射到棉花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花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农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花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借助花粉管通道进入受精卵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填空题]棉花全株中存在一种有毒物质棉酚,能防御害虫的吞食,棉铃虫的P450基因合成一种酶,将棉酚的毒性化解,从而肆无忌惮地取食棉花。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种植,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而棉蚜、棉盲蝽、红蜘蛛等害虫却上升为主要害虫。棉花为人类提供纤维和棉籽油外,棉籽壳含纤维素45%,是理想的天然综合培养基,可用于培养食用菌,生产食用菌后的菌渣,含有大量菌丝体,是优良的饲料和肥料,棉花秸秆含木质纤维60%,可用于沼气发酵。请回答下列问题:棉花合成棉酚能防御害虫,棉铃虫能化解棉酚的毒性,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植物与害虫之间是()的关系;转Bt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可能会引起()等安全问题。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