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1 02:20:28

[单项选择]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公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A.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更多"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公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A.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单项选择]1917年《国民公报》上一篇文章写道:“从前专制时代,讲文明者斥为野蛮,那时百姓所过的日子白天走得,晚间睡得。辛亥推翻专制,袁政府虽然假共和,面子上却是文明了,但是人民就睡不着了。袁政府被推翻即是真正共和,要算真正文明了,„„不但活人不安,死人亦不安了。”这篇文章表明作者()
A. 对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动荡不安心生抱怨
B. 认为辛亥革命给国民带来了文明与幸福
C. 认为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单项选择]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单项选择]1919年5月18日,陈独秀发表文章说:“(日本)又要侵害我们的山东,这是我们国民全体的存亡问题,应该发挥民族自卫的精神,无论是学界,政客,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出来反对日本及亲日派才是。”陈独秀意在()
A. 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
B. 明确五四运动的目标
C. 呼吁中国各界团结救国
D. 号召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单项选择]徐光启在其翻译的《几何原本》序言中写道:“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人不当学。”这表明徐光启主张()
A. 大量翻译西方书籍
B. 传播西方基督教
C. 运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
D.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单项选择]1877年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有文章写道:“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1875年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这说明()
A. 法国共和制的建立已经失败
B. 1875年宪法遭到了民众反对
C. 法国共和制的巩固面临艰难
D. 法国面临新革命运动的爆发
[单项选择]1517年10月31日,德国维登堡教堂的大门口张贴了马丁路德批判教会的文章,文章中写道“只要真诚忏悔,不购买赎罪券也可以免罪”这就像火花落进了火药桶,整个德国爆炸开了。“爆炸”是指发生了()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宗教改革运动
C. 启蒙运动
D. 德国王朝战争
[单项选择]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A.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天津条约》
[单项选择]1944年日本天皇裕仁的弟弟三笠宫崇仁在其书中写道:“中国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的残暴行为……如掠夺,强奸,杀害平民,放火等等。”“现在的日本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这还成什么事体!”“回顾以前高喊‘圣战’、‘正义’云云,叫喊的声音越高,事实越近于相反”。从中我们得到的认识主要是()
A. 日本反战力量强大
B. 中华民族意识增强
C. 战争引发人性反思
D. 抗战提高中国威望
[单项选择]有一篇文章写道:当国王侵犯到民众的私有财产时,他们又会依靠法律,支持议会,奋起反抗。但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共和国时期,随着克伦威尔个人独裁统治的继续,希望一位贤明君主登位的心理在社会上尤(油)然而起。这篇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A. 《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B. 《血腥风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C. 《千秋功罪:克伦威尔的国王梦》
D. 《专制到民主:光荣革命的另一面》
[单项选择]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 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 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 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单项选择]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 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 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单项选择]跟随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柳毗在其《家训》中写道,当时在成都看到很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印刷书籍。这些书籍应是()
A. 雕版印刷物
B. 双色印刷物
C. 泥活字印刷物
D. 木活字印刷物
[单项选择]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表明()
A. 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 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民国实现国民当家作主
[单项选择]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道:“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 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B. 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C. 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 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