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4 00:31:42

[简答题]

材料一:美国的精神传统和思想资源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新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基督教新教精神对美国人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在激烈竞争中赖以自律,在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倡导集体合作,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宣扬平等,是物欲横流的浊浪中的净化剂。自由主义的前提是人生而平等,拥有某些与生俱来的不可转让的权利。这种包含个人自由和公平两个方面的自由主义在美国深入人心,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理想,甚至是普遍信仰。
——《美国的强盛之道》
材料二: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三: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根据材料一,美国历史上制定的体现“基督教新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有?

更多"材料一:美国的精神传统和思想资源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新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材料一:美国的精神传统和思想资源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新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基督教新教精神对美国人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在激烈竞争中赖以自律,在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倡导集体合作,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宣扬平等,是物欲横流的浊浪中的净化剂。自由主义的前提是人生而平等,拥有某些与生俱来的不可转让的权利。这种包含个人自由和公平两个方面的自由主义在美国深入人心,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理想,甚至是普遍信仰。
——《美国的强盛之道》
材料二: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三: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一时期美国与新中国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名词解释]基督教
[单项选择]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以下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 先定论
B. 因信称义
C. 王权高于教权
D. 《圣经》至上
[单项选择]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最早努力“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 但丁
B. 马丁·路德
C. 加尔文
D. 达·芬奇
[名词解释]基督教神学
[名词解释]基督教史学
[单项选择]基督教的两希传统是指()。
A. 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
B. 希伯来文化和犹太文化
C. 阿拉伯文化和地中海文化
D. 希腊文化和犹太文化
[单项选择]公元2世纪,基督教中出现了下列哪一个派别,试图通过不承认基督教是由犹太教脱离而来的来斩断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
A. 灵智派
B. 法利塞派
C. 艾赛尼派
D. 吉伦特派
[判断题]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在于基督教把犹太教的律法主义演绎为唯灵主义
[判断题]灵智派认为基督教完全可以摆脱犹太教的观点得到了基督教各派的共识
[单项选择]美国基督教派到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医生是()。
A. 郭雷枢
B. 彼得伯驾
C. 嘉约翰
D. 郝伯恩
[简答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友,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反驳“中国威胁论”。


[判断题]元朝排斥基督教
[单项选择]随着基督教的逐步脱离、发展,下列哪种意识逐渐成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悬殊特征()
A. 自由
B. 开朗
C. 罪孽
D. 乐观
[单项选择]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三教的圣城是()
A. 麦加
B. 巴格达
C. 耶路撒冷
D. 大马士革
[简答题]

不同的史书呈现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
材料一:4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关于历史的终极是“上帝之国”在人间实现的思想,支配着中古时代的西欧史学。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这个世界之外。
材料二:司马迁的《史记》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被笼统地称为“天下”,东起朝鲜,西讫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历代史家大都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在撰写本国史的同时,虽然薄于“蛮夷”,但毕竟包括了同时代已知的世界。
——以上材料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叙
材料四: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是一个由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接着发生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已不合时宜,且具有误导性。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有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但世界却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史书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的局限。
[单项选择]我国基督教强调“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宗教思想。这表明我国基督教()。
A.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B. 支持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 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