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30 03:35:44

[单项选择]1942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惟一解决英属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
A. 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B. 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
C.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准备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

更多"1942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警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 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B. 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 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 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单项选择]2009年1月27日至2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了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并出席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此次访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肆虐、中国发展受到影响、中欧关系历经波折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被称为()。
A. 融冰之旅
B. 破冰之旅
C. 信心之旅
D. 暖春之旅
[单项选择]英国女王出访德国应被接待的规格为()
A. 元首级
B. 总理级
C. 部长级
D. 一般官员级
[单项选择]19世纪40年代英国最终征服印度,马克思感慨说:“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要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 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 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 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 英国征服印度是好的
[单项选择]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解散。东印度公司的解散󰀀反映历史趋势是()
A.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 英国开始丧失竞争优势
C. 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
D. 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盛行
[单项选择]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 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 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 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 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单项选择]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60多年间,根据内阁安排,曾出访海外300多次,访问英国各地2.5万多次,尽管每周一次与首相讨论国家事务,但她从不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未经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伊丽莎白女王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由此可以看出()。
①英国保留了一个没有实权又可发挥多种政治和社会功能的国王
②君主的权力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限制,与官员任免、升迁无关
③国王不会影响英国政治,是一个仅有象征性地位的“虚位元首”
④国王几乎所有的政务活动都要听从内阁的建议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单项选择]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西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简答题]

材料一: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四分之三。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是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
——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办较大规模的工厂,印度人很快跟进,棉纺织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印度纺织厂增加到264个,绝大多数属于印资,印度工厂生产的棉布和进出口棉布在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的比重,1901-1902年度分别为11.9%、62.7%,1911-1912年度分别为23.3%、54%,但是,这一时期印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印度作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性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主义史(南亚卷)》
材料三: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曾经造就无数训练有素的纺工和织工的手织机和手纺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
[名词解释]舆论
[单项选择]历史上曾有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B. 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C. 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D. 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