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1 19:44:58

[单项选择]

二战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曾是全世界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地区。过度的城镇化进程使城镇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工业化所能吸纳的程度,导致该地区出现诸如分配不公、失业高发、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等社会问题,这被称为“拉美陷阱”。这启示我国要()
①科学把握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节奏
②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③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④让城乡人民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更多"二战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曾是全世界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地区。过度的城镇"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材料一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带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住房、就学、就业需求的急剧增加。据统计,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投资2.5万元,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城镇基础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
材料二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57%,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大量人口转为市民后,消费水平与方式发生变化,从买房、买家电、教育文化娱乐到吃穿用行,会产生巨大的消费转换效应,城镇化所能带动的内需是不可估量的。
联系材料一、材料二,运用财政作用的有关知识,简述城镇化进程对我国扩大内需的意义。


[名词解释]城镇化
[简答题]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推进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在欧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协调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实现了现代化。而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或停滞,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业没能跟进,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出现了城市贫民窟(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等社会问题。

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推进城镇化。
[单项选择]党的十七大把原来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成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比以往多了一个信息化。信息化的增加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是()
A. 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在各领域广泛运用
B. 信息化就是工业化
C. 工业化就是信息化
D.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简答题]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宏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防止过度商业化造成千城一面、审美疲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城镇化如何才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8分)
[单项选择]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关于城镇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
②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③抓好城镇化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
④城镇化有利于发展大中城市扩张城市规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单项选择]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
①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有力的支撑
③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名词解释]城镇化水平
[简答题]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单项选择]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
A.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 使土地的城镇化先于人口的城镇化
C.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D. 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单项选择]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山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
①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③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简答题]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的关键词在“化”,不单纯是“城镇建设”,而是产业发达、就业充分、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综合体,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市民和农民、人口和环境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现代文明的进步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问题:分析材料中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单项选择]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A. 学校
B. 医院
C. 城市
D. 图书馆
[单项选择]()积极寻求经济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了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简答题]

材料:进入21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截至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2.57%,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不顾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逼农民“上楼”;超前规划各种工业园区、开发区和新城区,缺乏产业支撑,造成很多“空城”。不仅透支了地方的大量财力,也造成了一些农民因城镇化返贫的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