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3 23:15:45

[简答题]

材料一:调查显示,从2009年至2012年,连续3年发生在云南的特大干旱,已造成云南省319万人、158万头大牲畜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部分城镇供水紧张,部分企业、厂矿已经处于停产停工状态,全省因干旱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00亿元左右。
材料二:有关专家指出这次云南大旱除了极端气候造成降雨减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水量大增、城镇居民生活改善用水量大增等原因外,也是由于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水库少,不仅对天然径流拦蓄少,而且水资源调控能力太薄弱,造成工程性缺水。还由于人们往往重洪涝轻干旱,对干旱的防御意识不强,贻误了时机。饮水困难导致民众争抢水源,加剧水资源配置难度的同时也诱发了新的安全隐患。
请你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为解决云南旱情提出合理措施?

更多"材料一:调查显示,从2009年至2012年,连续3年发生在云南的特大干"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材料一:调查显示,从2009年至2012年,连续3年发生在云南的特大干旱,已造成云南省319万人、158万头大牲畜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部分城镇供水紧张,部分企业、厂矿已经处于停产停工状态,全省因干旱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00亿元左右。
材料二:有关专家指出这次云南大旱除了极端气候造成降雨减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水量大增、城镇居民生活改善用水量大增等原因外,也是由于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水库少,不仅对天然径流拦蓄少,而且水资源调控能力太薄弱,造成工程性缺水。还由于人们往往重洪涝轻干旱,对干旱的防御意识不强,贻误了时机。饮水困难导致民众争抢水源,加剧水资源配置难度的同时也诱发了新的安全隐患。
请你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政府责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解决旱情,该怎么做?
[单项选择]2011年3月10日,云南省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地震已造成25人死亡,250人受伤。国务院救灾工作组当日晚间火速抵达盈江地震灾区,展开伤员救治、遇难人员善后和群众的转移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从国家职能上看,这是因为()。
A.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 国家应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C. 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简答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具有资源、气候和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和国民素质较低三大劣势。为此,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材料二调查发现,我国有许多省、市、自治区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产业化政策,明显缺乏地方特色。

从材料一中,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简答题]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三,但云南省却是我国一个水资源“穷省”。云南省成为我国水资源“穷省”的原因有哪些?
[多项选择]云南省邮政编码的省码是()。
A. 64
B. 65
C. 66
D. 67
[多项选择]云南省的简称是()
A. 云
B. 滇
C. 秦
D. 陕
[单项选择]中国今天有云南省.广东省等23个省,请问中国的行省制度始于:()
A. 秦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判断题]云南省简称云和南,省会昆明。
[单项选择]

民进云南省委在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做好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省外出务工返乡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提案》,建议云南省各级部门尽快制定实施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的鼓励性政策措施。云南省农业厅接到提案后,立即组织相关处室认真研究采纳,截止7月初,已经和正在采纳提案相关建议,多措并举帮助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据此回答问题。

民进党云南省委的做法体现了我国民主党派参政基本点中的()。
A. 参加国家政权
B. 参与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 参与国家机关的具体工作
D.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单项选择]云南省文学艺术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现象,被国内外专家和舆论界称为“云南现象”或者“云南模式”。在一些全国性的会议上,“云南现象”和“云南模式”屡屡被提及,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典型案例”在全国广为传扬,被很多省市当作宝贵经验前来参观学习。去年,云南省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4.1%,净增100亿元。云南文化事业发展态势很好,包括舞蹈在内的各种文化对人民的作用在于()
A. 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
B. 传播文化知识
C. 引导人民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
D. 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单项选择]云南省生产的红茶统称为()。
A. 红毛茶
B. 滇红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二孩”生育政策会直接对婚姻家庭产生影响。数据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生育“二孩”对家庭最明显的好处是利于培养两个孩子学会分享、相互照顾,他们长大后可以相互照应。其次是为家庭增添欢乐。再次是生育两个孩子,孩子长大后会减轻养老压力。除此之外,在减少。“失独家庭”悲剧、“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方面也都有益处,但不是主要原因。这突出说明家庭生育两个(或以上)孩子主要是考虑孩子的教育和他们以后的生活状况,反映了父母首先为孩子着想的态度,同时证明了“传宗接代”等传统旧思想的改变。
同样数据显示,经济压力增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加大、生活成本提高,被认为是对家庭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也是70后、80后夫妇不愿意再生育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生育“二孩”还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家庭关系复杂,家庭矛盾也会相应增多。
材料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从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到1982年,修定的《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设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谈谈对现在“二孩”生育观念的认识。
[填空题]云南省简称云或(),省会昆明。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大学生对某区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农村一些地方文化生活“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一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九个月賭钱(打麻将、六合彩)”的现象普遍存在,算命、看风水等迷信活动十分突出。农村文化内容单薄,创新乏力,还停留在电視节目等几种简单的形式上,纺织剪纸、杂技花灯等传统文化的後盖面不升反降,电脑网络、数字电影等文化形式进入缓慢、推广困难,更难见到创新农村文化形式的新举措和新尝试。
材料二: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視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建设农村特色文化,因地制宜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不断缩小城乡文化产业差距,推动城乡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阐述材料二中推动农村文化发展措施的哲学依据。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