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3-11 19:52:20

[简答题]材料一: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后、收入差距拉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依热存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提供服务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要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居民互助服务的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激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等慈善力量扶贫济困。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

更多"材料一: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材料一: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后、收入差距拉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依热存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提供服务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要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居民互助服务的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激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等慈善力量扶贫济困。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的措施的合理性。
[简答题]

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后、收入差距拉大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


[简答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为支柱产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材料二: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加快建设成文化强省?山东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全省文化产业增速连续多年达20%以上;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跨人“两干亿元俱乐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山东省正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快步迈进。巨大的发展变化给人这样的启示:文化发展惟有依靠源泉才能存在,文化体制惟有改革才有出路,文化产业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文化事业惟有惠民才有活力。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单项选择]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的要求更加紧迫。
A. 优化消费环境、海外消费回归
B. 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C. 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收入
D.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简答题]

材料一: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下半年到明年三月份我国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
材料二: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实现之时,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更加完善,市场化程度会更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发挥市场作用,为什么还需要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民族地区GDP、财政收入增速每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公路、水路建设投入是“十五”时期的2.2倍,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两基”人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覆盖率达到98.5%,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材料二: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绚丽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这些具有原生性、唯一性、神秘性、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和群众参与性的民族文化,使民族地区成为大型的生态博物馆,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面临失传的困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就拯救并实现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再生提出可行性建议。
[单项选择]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
①、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由城市兼并农村
②、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收入
③、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④、改变农村集体经济性质,全面推行“家庭农场”经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秉承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纲要》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式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议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然后,国家发改委根据《建议》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留言、信件、热线电话等多渠道建言献策;最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批准了国务院提交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由此,中国正式踏上“十三五”发展的历史新征程。

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
[简答题]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
材料一:2014年3月,中国正式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注册一家公司由原来的平均用时25.59天减少到14.29天。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简政放权等6大新政推动大众创业。
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材料二: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到1.16万户,平均每分钟诞生8家公司。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为80%左右,大学生创业失败率为95%。

如何理解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足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简要分析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的主要原因。
[单项选择]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目前还有()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依然生活困难。
A. 6000
B. 6500
C. 7000
D. 8000
[简答题]稳定物价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专家表示,2012年我国物价上涨压力总体上减轻,但物价调控形势更加复杂,价格绝对水平下降基础脆弱,CPI实现控制在4%的目标有难度。简要说明物价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