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教育学原理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09-30 01:45:14

[单项选择]在古岁马学校教育制度中为平民子弟准备的学校是()
A. 游乐学校
B. 文法学校
C. 修辞学校
D. 教区学校

更多"在古岁马学校教育制度中为平民子弟准备的学校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单项选择]“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
A.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 “立嫡以长不以贤”
D. “举孝廉,父别居
[单项选择]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 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 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 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单项选择]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描述的制度在隋唐时期体现为()
A. 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 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C.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归纳材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单项选择]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这是用()解释犯罪原因
A. 生理条件
B. 人性
C. 社会条件
D. 人的内心世界
[单项选择]太学只招收()官员子弟
A. 三品以上
B. 五品以上
C. 七品以上
D. 八品以下
[单项选择]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官职不同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其中国子学只招收()官员的子弟
A. 三品以上
B. 五品以上
C. 七品以上
D. 八品以下
[单项选择]《十二铜表法》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其表现是()
A. 是在平民的强烈要求和斗争下颁布的
B. 法典给平民一定好处
C. 为成文法。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随意解释习惯法
D. 法典中的家庭法给予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
[简答题]公元26年,东汉的交趾郡发生严重叛乱,长沙子弟兵一万余人前往交趾,进行征讨,谁是长沙子弟兵的将军呢?
[单项选择]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该特征可概括为()
A. 主权在民
B. 人人平等
C. 自由主义
D. 分权制衡
[单项选择]《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又名《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是曾国藩在()年8月给同治皇帝上的奏折。
A. 1870
B. 1871
C. 1872
D. 1873
[单项选择]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女性地位低下
B. 婚姻讲究门第
C. 择婿方式独特
D. 大臣拉帮结派
[单项选择]《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质上是()
A. 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B. 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
C. 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 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
[单项选择]《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质上是()
A. 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B. 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
C. 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 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
[单项选择]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 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 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 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 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