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6 00:28:56

[单项选择]1917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当时要“应世界之潮流”主要任务是()。
A. 实现民族主义
B. 实现民生主义
C. 实现民权主义
D. 颁布《临时约法》

更多"1917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五千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始终坚守着、积存着、传承着一种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始终体现着、印证着、弘扬着一种强大的民族战斗力,始终贯穿着一根压不弯的民族脊梁。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在各个时期的民族精神是完全一样的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促进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单项选择]距今五千年前的两河流域的什么文字传播甚广()
A. 雅玛文字
B. 古埃及文字
C. 象形文字
D. 楔形文字
[单项选择]学者马勇的新著《1911年中国大革命》这样论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对于辛亥革命,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
B. 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
C. 辛亥革命的过程前半场是法国式革命,后半场是英国式革命
D. 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果是实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重建
[单项选择]BBC评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该图是开幕式表演中出现的一幅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 丝绸之路
[单项选择]古为今用,中国灿烂五千年文化,合理优秀文化内核很多,其中包括()
A. 全面质量管理
B. 标准质量管理
C. 人本管理
D. S战略管理
[单项选择]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文中的“分水岭”是指()
A.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B. 由“学习器物”转入“学习制度”
C. 由“近代史”转入“现代史”
D. 由“帝制”转入“民治”
[单项选择]在1972年《考古学报》第一期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学者是()
A. 竺可桢
B. 李四光
C. 夏鼐
D. 冯友兰
[单项选择]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 山顶洞人时期
B. 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 炎帝和黄帝时期
D. 尧舜禹时期
[单项选择]五千年来,中华文化几乎没有中断,其中最关键的地理因素是()
A. 民族
B. 地域
C. 气候
D. 资源
[单项选择]中华文明五千年连绵不绝,香火不断,那把“火”主要是指()。
A. 认知系统
B. 价值信仰系统
C. 审美系统
D. 文化系统
[单项选择]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下列诗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是()
A.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B.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D.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多项选择]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的历史,其中()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A. 民族团结
B. 国家统一
C. 中华复兴
D. 和平统一
[单项选择]中华服饰五千年的历史。结饰贯穿其中,在南北朝时期有()的说法
A. “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B. “披帛结绶”
C. “玉环绶”
D. “盘扣”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材料中的史实)。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