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继续教育考试 > 低碳经济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8 03:18:00

[单项选择]“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是()的名言。
A. 康德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列宁

更多"“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是()的名言。"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在人们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中,恩格斯认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而李泽厚则认为:“历史向来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以上两个观点()
①都看到社会历史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发展的
②都认为进步和灾难相互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都承认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都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性,与人民群众的努力无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单项选择]“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单项选择]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 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 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 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 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单项选择]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B.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简答题]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简答题]材料一、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材料二、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弘扬中华文化,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五千年璀璨深邃的文化,四大发明、昆曲、古琴、武术、飞天……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让世界惊叹!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这一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单项选择]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非完美无缺,但在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意义则是不可否认的。主要是指()
A. 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 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 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 确立了人类新的宇宙观
[单项选择]因空调安装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给()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A. 家庭
B. 社会
C. 公司
[单项选择]历史反复证明,()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A. 劳动者
B. 人民群众
C. 群众
[单项选择]

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孕育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精神。这种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我发展
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精神
③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简答题]人类的历史,就是灾难与发展共存的历史。尽管包括强烈地震、暴风橫行、疾病肆虐等许多灾难已经过去百年之久,它们给我们心灵所造成的创伤,依然在隐隐作痛。尽管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人类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然而,人类正是在灾难面前和与灾难的搏斗中,不断地步入更高的文明时代——因为地震,我们不断发明更好和更先进的预测和预报仪器;因为瘟疫,我们发明了一种又一种的疫苗和新药。 我们深信,无论怎样的灾难,都不能令人类退缩。灾难只能令我们思考,赋予我们更高级的头脑和更坚强的毅力。而人类,也在与灾难的斗争中,一步步走向新的文明。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类尚不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的原因。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