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类考试 > 初级药师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2 04:07:39

[单项选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代表()
A. 药物的分布速度
B. 药物的排泄量
C. 药物的吸收速度
D. 药物的剂量
E. 进入体内循环的药物相对量

更多"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代表()"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单室模型单剂量给药静脉注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全面积等于多剂量给药稳态后一个剂量间隔范围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多项选择]影响多次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因素是()
A.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B. 用药间隔时间
C.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
D. 药物血浆半衰期
E. 每日用药总量
[单项选择]在时量曲线中血药浓度上升达到最小有效浓度到低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的时间距离称为()
A. 药物消除一半时间
B. 效应持续时间
C. 峰浓度持续时间
D. 最小有效浓度持续时间
E. 最大药效浓度持续时间
[单项选择]某药t1/2为12小时,每天给药两次,每次固定剂量,血药浓度大于稳态血药浓度98%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
A. 1天
B. 1.5天
C. 3天
D. 4天
E. 7天
[单项选择]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A. 表观分布容积
B. 清除率
C. 消除相
D. 消除t
E. 生物利用度
[单项选择]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呈一直线()
A. 零级动力学消除的时一量曲线
B. 一级动力学消除的时一量曲线
C. 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延长
D. 半衰期与原血药浓度无关
E. 加速弱酸性药物排泄
[单项选择]临床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的采血时间是()
A. 给药后1~2h
B. 给药后2~3h
C. 给药后3~5h
D. 给药后4~6h
E. 给药后8~24h
[单项选择]增加给药间隔,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
A. 延长
B. 缩短
C. 基本不变
D. 随增加间隔的长短而变化
E. 以上都不对
[单项选择]为使口服药物迅速达到有效血浆浓度,缩短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时间,并维持体内药量在D~2D,应采用的给药方案是()
A. 首剂量给2D,维持量为2D/药物消除半衰期(1/2
B. 首剂量给2D,维持量为D/2t1/2
C. 首剂量给3D,维持量为2D/t1/2
D. 首剂量给3D,维持量为D/2t1/2
E. 首剂量给2D,维持量为D/t1/2
[单项选择]一般药物口服后多长时间血药浓度达高峰()
A. 1~2小时
B. 2小时
C. 1.5小时
D. 0.5小时
E. 1小时
[单项选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 剂量大小
B. 给药次数
C. 吸收速率常数
D. 表观分布容积
E. 消除速率常数
[单项选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的长短决定于()
A. 剂量大小
B. 给药次数
C. 吸收速率常数
D. 表观分布容积
E. 消除速率常数
[单项选择]增加剂量,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
A. 缩短
B. 延长
C. 基本不变
D. 随增加剂量的多少而变化
E. 以上都不对
[单项选择]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为()
A.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B. 半衰期
C. 速率过程
D. 生物利用度
[单项选择]血药浓度取对数对时间作图呈一直线()
A. 零级动力学消除的时一量曲线
B. 一级动力学消除的时一量曲线
C. 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延长
D. 半衰期与原血药浓度无关
E. 加速弱酸性药物排泄
[单项选择]血药浓度降低-半所需要的时间是()
A. 消除半衰期
B.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C. 表观分布容积
D. 药峰时间
E. 药峰浓度
[单项选择]某药半衰期为8h,1日3次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为()
A. 0.5~1d
B. 1.5~2.5d
C. 2.5~3.5d
D. 3.5~4.5d
E. 4.5~5.5d
[单项选择]某药的半衰期为12h,如果每天用药两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为()
A. 0.5d
B. 1d
C. 2d
D. 4d
E. 5d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