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1-04 00:39:28

[单项选择]关于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胰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平行升高,其峰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2~400倍
B. 两种胰蛋白酶的分布和急性胰腺炎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关
C. 轻型者80%~99%为游离胰蛋白酶原-1及极少的结合型的胰蛋白酶-1
D. 重型者游离胰蛋白酶原-1可低到胰蛋白酶总量的30%,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存在
E. 胰蛋白酶原-1不可以和α1-抗胰蛋白酶或α2-巨球蛋白结合

更多"关于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胰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下列有关急性疼痛叙述错误的是()
A. 急性疼痛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B. 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明确的损伤史,但无损伤区可出现疼痛
C. 躯体性疼痛和内脏疼痛与明确的损伤和疾病有关
D. 疼痛伴随感觉缺失,阵发或自发性疼痛
E. 阿片治疗效果佳
[单项选择]关于急性肾衰竭,叙述错误的是()
A. 肾功能短期内迅速减退
B. 既往无慢性肾病史
C.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 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E. 常伴有少尿
[单项选择]关于急性胆囊炎,叙述错误的是()
A. 急性胆囊炎通常为细菌感染
B. 胆汁排泌受阻是导致胆道感染的重要诱因
C. 胆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尤以肠道致病菌常见,最常见者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克雷伯菌属
D. 梭状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是胆道感染中最常见的厌氧菌
E. 在老年患者中,厌氧菌的检出率高,且多数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单项选择]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B. 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
C. 感染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D. 出血的机制是凝血因子缺乏
E. 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单项选择]关于抗血清的质量控制,叙述错误的是()
A. 冻干的抗血清应注明购入日期
B. 抗血清出现混浊,即为杂菌污染
C. 抗血清颜色改变,即为杂菌污染
D. 第一次使用时应用已知菌进行测定
E. 每个月用标准菌株测定一次
[单项选择]关于急性泪囊炎治疗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 滴抗生素眼水
B. 全身应用抗生素
C. 泪道冲洗
D. 早期热敷理疗
E. 脓肿出现波动感即切开排脓
[单项选择]关于糖化血清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是白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反应的产物
B. 半寿期17~19天
C. 测定方法可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法
D. 作为糖尿病远期内控制的一个灵敏指标
E. 血浆蛋白≤35g/L时所测结果不可靠
[单项选择]以下关于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 感染是最危险、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B. 避免吃坚硬的食物
C. 体温过高的患者可行酒精擦浴
D. 给予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等药物时宜用黑纸包裹避光
E. 定期检测血象,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防治感染
[单项选择]关于急性期血吸虫病肝,叙述错误的是()
A. 肝内急性血吸虫卵结节形成
B. 血吸虫卵进入肝后,周围大量嗜酸粒细胞聚集,并发生坏死
C. 肝超声声像图一般无明显改变,有时可见肝各径线轻度增大
D. 超声可显示肝内多发“嗜酸性脓肿”
E. 肝内血管受压移位
[单项选择]以下关于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 控制液体的入量,坚持“量入为出”
B. 血液透析在1~2小时内使血钾降至正常范围
C. 保持居室卫生,严格无菌操作
D. 定时翻身,拍背
E. 透析治疗者应注意限制蛋白入量
[单项选择]关于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 常有全身感染症状(发热、白细胞增多)
B. 尿路刺激征
C. 大量蛋白尿
D. 可有脓尿
E. 可有血尿
[单项选择]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 急性胰腺炎(AP)早期阶段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B. 营养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维护脏器功能和内环境稳定
C. 非胆源性AP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胆源性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或伴有感染的中度、重度AP应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D. 抗生素应用应遵循“降阶梯”策略,选择抗菌谱为针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脂溶性强、有效通过血-胰屏障的药物
E. 要注意真菌感染,临床上出现无法用细菌感染解释的发热等表现时,应考虑真菌感染可能,可经验性应用抗真菌药,同时进行血液或体液真菌培养
[单项选择]关于血清总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目前推荐的测定方法是双缩脲法
B. 新生儿比成人高5~8g/L
C. 60岁以上老人比成人低约2g/L
D. 久卧床者比直立活动时约低3~5g/L
E. 球蛋白合成增加时总蛋白常增高
[单项选择]关于血清脂肪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人的血清脂肪酶的含量极少
B. 急性胰腺炎时,1小时血清脂肪酶就可能明显升高
C. 在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时间比较早、幅度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其诊断价值优于淀粉酶
D. 凡有血清淀粉酶升高的病例,其血清脂肪酶也会升高
E. 凡有血清脂肪酶升高的病例,其血清淀粉酶不一定会升高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