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3-09 02:59:10

[单选题]刲0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更多"[单选题]刲0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䖀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A.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D.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单选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   )原则。
A.真诚
B.尊重
C.平等
D.友善
[单选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等习语所隐含的道德观是( )。
A.权利至上
B.推己及人
C.公平公正
D.社会契约
[单选题]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时下流行的“待人如 己”一样都是充满伦理智慧的“道德黄金律”。 下列说法符合句中观点的是( )。
A.“道德黄金律”指的是孔子所倡导的最高道德观念
B.“道德黄金律”指的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所倡导的道德观念
C.“道德黄金律”古今都有
D.“道德黄金律”是充满伦理智慧的最高道德观念
[单选题]刲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包括( )。
A.文明
B.富强
C.民主
D.共和
[单选题]刲5
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包括()。
A.平等
B.公正
C.和谐
D.自由
[单选题]刲7
谁明确提出人生的归宿要归宿到德性上?()
A.季羡林
B.冯友兰
C.钱穆
D.辜鸿铭
[单选题]刲2
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
A.世界观
B.人生境界
C.价值目标
D.道德要求
[单选题]刲6
公民个体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包括()。
A.富强
B.友善
C.敬业
D.诚信
[单选题]刲1
孔子曾经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立,四十而不惑”。
A.二十
B. 三十
C. 五十
D.六十
[单选题]刲8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是( )说的。
A.蔡元培
B.胡适
C.陈独秀
D.鲁迅
[单选题]刲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其中总
目标是()。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题]刲9
一种想法或行为是正当的或错误的,是上帝认为如此;遵从上帝的意愿就是德性,违
背就是罪恶。这种道德起源的观点是( )。
A.情感欲望论
B.天意神启论
C.需要轮
D.动物本能论
[单选题]腭前神经出自
A.腭前孔
B.腭大孔
C.腭小孔
D.蝶腭孔
E.眶下孔
[单选题]黑格尔说,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一思想的哲学寓意是( )
A.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总是同理性认识对立的
C.同一句格言,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不一样
D.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的理解深度是不一样的
[单选题]“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 )。
A.洛克《教育漫话》
B.卢梭《爱弥儿》
C.康德《论演说家的培养》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单选题]“下榻”出自于( )。
A.《史记》
B.《后汉书》
C.《汉书》
D.《左传》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