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大学公共基础课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8:33

[简答题]李渔(笠翁)在哪本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戏曲文学的特点及戏曲表演艺术?

更多"李渔(笠翁)在哪本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戏曲文学的特点及戏曲表演艺术?"的相关试题:

[填空题]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
[简答题]李渔戏曲的创作成就?
[简答题]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单项选择]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
A. 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B. 中心主题思想
C. 创作前的构思布局
D. 创作前的想象活动
[单项选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以一幅寂静的雪景图写出诗人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的悲凉心境,同时也寄托了他超凡脱俗的生命追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A. 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真实写照
C. 环境改变必然引起思想变化
D. 物质世界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简答题]论述元代以前戏曲艺术发展的线条?
[简答题]论述明清戏曲发展中代表性的声腔和剧种。
[简答题]

材料一: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会长何柄棣先生在《明初以降人口及相关问题》一书中论述了玉米和甘薯对明清时期的移民开发和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他写到:“直到十八世纪初,南岭山脉的大部分丘陵和山岭还覆盖着森林,农业较少开发。东南沿海各省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最终迫使东南的贫苦农民开垦长江流域内地省份的丘陵和山区,这一过程可能一直继续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果这两种比较新的作物变成使长江流域高地得到系统开发的主要手段。” ……垦荒的“棚民”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到处可见,但尤其集中在江西和湖南的山区。地方志的解释说:“大抵山之阳宜于苞谷(玉米),山之阴宜于番薯……可食至次年三月。棚民垦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种植十倍。然大雨时行,溪流湮淤。十余年后,沃土无存,地力亦竭。”这种连续大量种植玉米、甘薯的农业行为,到十九世纪初期已经使许多地方受到报酬递减规律之害。……汉水流域的垦荒和农业报酬递减加剧,使何柄棣先生得出了一个别有会心的结论:“这一地区及川北部分地区成为嘉庆元年至九年白莲教叛乱的中心,也许并非偶然的巧合。”
——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材料二:历史上,中国没有遇到同期英国那样的较大规模的移民分流的机会。玉米、甘薯的输入使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走向了山岭。他们继续向自然伸手,在土里刨食。当十八世纪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把垦荒和推广种植玉米、甘薯作为缓解人口压力的重要途经。据有关统计资料,十八世纪末,中国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影响至今犹存。何先生的著作完成于一九五七年,他的观点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和甘薯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单项选择]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单项选择]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名词解释]戏曲
[单项选择]中共七大系统地总结了党24年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的基本理论。
A. 统一战线
B. 社会主义
C. 新民主主义
D. 农村包围城市
[单项选择]()是系统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的经济学者。他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系统论述了其教育经济思想
A. 西奥多
B. 夸美纽斯
C. 舒尔茨
D. 亚当.斯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