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中国古代文学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2 05:45:46

[单项选择]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深厚广博,源远流长。下列关于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历史概括正确的是:()
A. 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使用陶具作为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B. 伏羲氏,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还是茹毛饮血阶段,教会了人民筑巢而居。
C. 有巢氏,钻木取火,从此进入石烹熟食时代,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主要烹调方法:①炮;②煲;③烫;④焙炒。
D. 燧人氏,在饮食上,教民结网,捕鱼打猎和畜牧,养牺牲(牲口)以充庖厨。还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

更多"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深厚广博,源远流长。下列关于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历史概括正"的相关试题:

[判断题]茶酒在中国古代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单项选择]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最常见的叙述模式是(),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叙事模式,从古代到当代的大量文学作品都可以纳入这一框架来考察。
A. 心理事件模式
B. 象征模式
C. 故事模式
D. 情节模式
[多项选择]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情况表述正确的有()。
A. 原始社会晚期,南方出现了干栏式木构架建筑
B. 夏朝把版筑技术和排水技术用于城市建造
C. 商朝已掌握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和较大的木构架技术
D. 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E. 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是唐代汉式建筑的典范
[多项选择]君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以下位于君山的景点是()。
A. 舜帝的二妃墓
B. 秦始皇的封山印
C. 汉武帝的酒香亭
D. 柳毅井
[简答题]我国古代公文的发展过程?
[简答题]简述中外古代思维的发展。
[多项选择]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下面关于中华优良道德传统的叙述有()。
A. “公义胜私欲”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 “不学礼,无以立”
D.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简答题]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单项选择]中国古代小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向受到封建正统文人的鄙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古代小说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 滥觞期——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
B. 高峰期——明清——章回小说
C. 雏形期——唐代——传奇小说
D. 高峰期——宋代——话本小说
[单项选择]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雪同学对中国古代医学非常感兴趣,她上网查阅资料时搜集到如下信息:“他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据此判断,信息中的“他”是()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李时珍
[单项选择]继往开来,在屈原之后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诗人是()
A. 李贺
B. 李商隐
C. 韩愈
D. 李白
[简答题]简述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发展阶段。
[简答题]

材料一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古代赋税制度和征兵制度。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地方设置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时期“三长制”的基础上,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
材料二到了近代,巡警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广,以巡警体制主管的户口登记非常严密,户口登记内容包括户数、口数以及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籍贯等。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但晚清政府的灭亡,《户籍法》随之搁浅。北洋时期,政府将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相结合,制定并颁布了《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1915年)、《县治户口编查规则》(1915年)、《京兆各属户口编查单行细则》(1916年)等条例。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英、美、德、日等国户籍及人事登记的法律制度,于1931年正式颁布了《户籍法》。但由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户籍法》在国统区被《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1932年)、《保甲条例》(1937年)、《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1941年)所代替。《户籍法》在实践中未能得

[简答题]简述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历史特征。
[简答题]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简答题]简述古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
[简答题]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