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6 05:46:57

[单项选择]男,48岁。胃镜活检病理为胃窦中分化腺癌,腹部增强CT未见肝转移结节,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肿瘤3cmX4cm,侵犯全层,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周围淋巴结4/24。其TNM分期为()
A. T2N1MO
B. T4N1MO
C. T4N1MO
D. T3N2MO
E. T3N2Ml

更多"男,48岁。胃镜活检病理为胃窦中分化腺癌,腹部增强CT未见肝转移结节,"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男,48岁。胃镜活检病理为胃中分化腺癌,腹部增强CT未见肝转移结节,手术探查发现肿瘤已浸润至横结肠,较局限,肝脏未见肿物,幽门下淋巴结肿大。该病人应行()
A. 胃癌姑息性切除术十横结肠切除术
B. 胃癌根治术十横结肠切除术
C. 胃大部切除术
D. 全胃切除术
E. 横结肠切除术
[单项选择]患者男,45岁,经胃镜和病理活检诊断为胃癌。术中探查发现胃窦部直径4cm的肿块,肿物已经浸润出浆膜层,并与肝左外叶及横结肠形成局部浸润,胃小弯和大弯侧淋巴结肿大,此时以下手术方式中,最适合的是()
A. 立即关腹,术后联合化疗
B. 行脏器联合切除术
C. 行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D. 行胃全切除术
E. 行横结肠切除术
[单项选择]男性,42岁,因上腹隐痛2个月就诊。胃镜检查见胃窦部0.5cm×0.5cm浅表糜烂。病理诊断为腺癌。手术探查见胃小弯有2个肿大之淋巴结,切除标本病理示病变累及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淋巴结已有转移,应诊断为()
A. 小胃癌
B. 微小胃癌
C. 早期胃癌
D. 中晚期胃癌
E. 晚期胃癌
[多项选择]

患者男性,73岁,4年前因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分期为pT2bN0M0。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14.2μg/L,Gleason评分3+4。术后3个月血清PSA<0.01μg/L。3个月前患者复查血清PSA为0.23μg/L,此次复查血清PSA为0.29μg/L。患者既往体健。

据现有资料判断,该患者的PSA升高主要考虑()
A. 生化复发
B. 局部复发
C. 淋巴结转移
D. 骨转移
E. 内脏多发转移
F. 检验误差
[单项选择]男,42岁。因上腹隐痛2个月就诊。胃镜检查见胃窦部0.5cm×0.5cm浅表糜烂。病理诊断为腺癌。手术探查见胃小弯有2个肿大淋巴结,切除标本病理示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淋巴结已有转移。其诊断是()
A. 小胃癌
B. 中晚期胃癌
C. 微小胃癌
D. 早期胃癌
E. 晚期胃癌
[单项选择]女,40岁。月经正常,右乳腺根治术后,病理报告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右腋窝淋巴结(4/20)转移,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检测均为阴性,最适合的治疗是()
A. 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B. 卵巢化疗
C. 化疗
D. 应用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E. 卵巢切除
[单项选择]胃镜检查见胃窦部粘膜苍白,皱襞变细,可见粘膜下紫蓝色的血管纹,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单纯性胃炎
B. 急性糜烂性胃炎
C. 慢性浅表性胃炎
D. 慢性萎缩性胃炎
E. 功能消化不良
[单项选择]患者男性,43岁。间断上腹部胀满感5年,进食后明显,伴有上腹部疼痛和反酸。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粘膜红白相间,粘膜胆汁黄染,粘液池内有胆汁混合,幽门呈开放状态,可见胆汁反流,治疗药物最适宜使用()
A. 斯达舒
B. 山莨菪碱
C. 庆大霉素
D. 吗丁啉+法莫替丁
E. 甲氰咪胍
[单项选择]男性,58岁,上腹部疼痛伴消瘦半年,胃镜检查于胃窦部大弯侧见一5cm×4cm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行胃大部切除术。检查标本时,下列的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沿胃大弯剪开
B. 注意检查溃疡的深度
C. 两断端必须取材
D. 尽量寻找淋巴结并取材
E. 肉眼正常的胃壁也需取材
[单项选择]男性,52岁,餐后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上腹隐痛1年余。胃镜检查见胃窦部黏膜苍白,黏膜皱襞变细,可见蓝色血管纹,取少量组织做活检。与该患者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病原体可能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白色念珠菌
C. 幽门螺杆菌
D. 溶血性链球菌
E. 大肠杆菌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